這些數據說明,社會融資成本大幅上升,屬於高利貸性質的流動性占比越來越大。於是我國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房地產企業雖拿不到正常貸款,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融資,但體制外融資卻源源不斷,因為它能承受得起超高的貸款利率。
不少經濟學家說,當前千萬不能放開房地產融資,要把它們真正餓死、困死。然而我們看到這只是一廂情願,通常的情況是,房地產企業並沒餓死,倒是貸款利率被推高後,實體經濟尤其是很多從事製造業的民營企業快活不下去了。
因此調結構不是空話,光靠銀行業壓縮調整貸款結構不能解決問題。
從另一方面說,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告訴我們,中國經濟的增長仍離不開房地產,如果下半年繼續加大房地產的調控力度,房地產銷售一旦大降,那麼中國經濟的盈利點在哪兒?因此,所謂政策穩定,筆者以為首先是貨幣政策穩定、房地產政策穩定。要給企業包括社會一個清晰的預期。
從社會融資角度看,一味地不給房地產企業融資權,一味地緊縮房地產行業貸款(尤其是按揭貸款規模),就只能眼看著它繼續充當社會吸金的黑洞,繼續推高社會融資成本,必然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因此我的建議是,應適當放開房地產融資,對已經開工、處於房屋空置率不高地區的房地產企業,可以適度放開融資渠道。但要嚴格控制新的房地產投資項目,尤其需要嚴控房屋空置率已很高的地區再上房地產項目。國家要控制房地產開工總量,而不是控制房地產貸款,要通過稅收政策調控房地產,而不能一味地通過銀行貸款調控房地產。
(消息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作者系農行高級經濟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