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何必自己嚇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9 09:36:01  


  中評社台北7月19日電/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從簽署到今日,依然風波未平,民進黨及親綠媒體似乎將其當成主戰場,寸步不讓。親綠媒體每日都以聳動的標題來驚嚇資訊不足的民眾,例如某報以“威脅407萬人生計,衝擊8兆產值”為標題,效果十足,卻也是錯誤十足。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無可諱言,官方的宣導工作有待檢討,但這裡也突顯出專業思考與政治思考的差別。對“經濟部”以及台方協商談判人員來說,他們認為大陸開放的項目比台灣多,程度比台灣高,台灣並沒有吃虧,因此,他們心理上就認定這項協議不會遇到太多的反對。 

  此外,他們認為ECFA的結果證明並沒有傷害到台灣的利益,因此,服務貿易協議應該不致於再面臨當初反ECFA的力量。顯然,這些專業官員完全不了解民進黨,也完全不了解民眾是資訊不足的一群人,極容易受到錯誤資訊的驚嚇。 

  日前中經院公布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經濟影響評估,雖然指出是正面效益,但各界把焦點放在對GDP的貢獻只有0.03%左右上。因此,有人認為既然效益如此小,又何必簽。在我們看來,政府到現在都還沒有把服務貿易的本質說清楚,以致於錯誤的訊息滿天飛。 

  社評認為,雖然服務業產值在台灣高達七成,但服務貿易在自由經濟協議題中,比貨品貿易的量與重要性都要來得低。除此之外,總的來說,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的衝擊是微乎其微,而大陸那一塊肉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吃得到。說穿了,我們沒有必要誇大其效益,也沒有必要誇大其衝擊。 

  根據WTO的規定,服務貿易有四種模式:(一)跨境服務;(二)境外消費;(三)商業據點呈現;(四)自然人呈現。以兩岸服務貿易來說,跨境服務與境外消費本來就很難管制,或者說本來就是開放(除了電子商務之外),而自然人呈現因為不開放勞工,也不涉及衝擊。扣掉這三個部分之後,只剩下商業據點呈現而已,而這一部分又是進入障礙最高的部分。 

  舉餐飲業為例,台灣有各國風味的餐廳,但老闆大多數是台灣民眾,至於中餐廳,廚師是生意興隆的關鍵,因此中餐廳很難有大型連鎖店。大陸現在來台投資的餐飲店,只有冶春及俏江南,就算其生意興隆,對台灣的餐廳又有何影響。就算是再多來幾家餐廳,其衝擊也是微乎其微。 

  再舉美容美髮業為例,其核心競爭力是師傅的手藝,而且多具有社區性。台灣現在的美容美髮業即是各種樣態都有,連鎖與獨立並存。以台灣的服務業的水準,豈應害怕大陸的美容美髮業。 

  其它服務業,基本上都與餐廳或美容美髮業類似,根本不需害怕大陸的競爭者。 

  最後,我們要強調一點,大陸的服務業尚在成長階段,而台灣的服務業是飽和的紅海市場,因此,在大陸的每一塊錢的投資都比投資台灣的效益高。從這個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來看,陸資來台灣投資服務業,除非具有策略聯盟的意義,否則根本沒有誘因。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來說,是向世界展示我們融入區域整合的決心,這是最大的意義。至於衝擊,真的是自己嚇自己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