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選期間,安倍經濟學是個媒體或檯面上的亮點。 |
中評社台北7月25日電(特約作者 蘇嘉宏)論兩岸關係的“讓治”與“讓利”
一、台灣現有的民意框架既支持也同時制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陸委會”公布一項長期施作的最新“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2013年7月5日─9日)[1],其主要結果:多數(84.5%)民眾主張廣義維持現狀(包括“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永遠維持現狀”)。在這個多數“維持現狀”的民意基礎上,41.5%民眾認為目前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高於“太快”與“太慢”。但是,受訪民眾認知大陸政府對我政府的態度,“不友善”(48.0%)比例高於“友善”(29.4%);而在對我人民態度上,有43.0%的民眾認為友善,40.4%的民眾認為不友善,情況稍好,但也不如人意。對兩岸制度化協商的看法,71.9%的民眾支持兩岸持續透過制度化協商,來處理兩岸間交流的問題,不支持的比率為13.8%。
所以,“維持現狀/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大陸政府對台灣政府、人民的友好態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絕大多數支持持續制度化協商”這一組民意結構可以說是台灣長期的、現有的民意框架,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很難打破這個結構,一方面在台灣內部既支持了嚴重對峙的朝野關係下兩岸關係不至於倒退,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加快速度與內涵多元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