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22日,微信發生上線以來最大規模故障,波及全國多個地區。眾多網友紛紛詢問原因之餘,著急、焦慮等情緒集中爆發,揶揄、調侃等調調流行網絡。
這不難理解。微信如今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移動應用。有些做生意的依靠微信搞營銷,微信停擺意味著利益損失;有些部門主管使用微信部署工作,微信失靈導致了執行“卡殼”;有些網友依賴微信溝通互動,微信罷工影響了信息和感情的有效傳達。即使有替代工具,但是用順手的東西一旦失去,總會出現短暫的不習慣、不適應。
然而,有人認為“一個APP倒了就恐慌成這樣,這個世界不會好了”,顯得過於悲觀;有人從“微博掛了”引發的熱議現象出發,放大社交媒體依賴的負面效應,顯得過於武斷。實際上,這是把少數網友的情緒誤判為主流,把局部的恐慌傳導誇大成趨勢。毋寧說,這是不是網絡“放大鏡”症候群呢?
社交功能已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基本配備,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重塑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流程。依賴也好,不依賴也罷,它都在那裡。
當然,對任何事物的過度依賴,都不見得是好事。諸如家人圍桌吃飯,自己卻只顧低頭微信,雖然同處一個空間,卻沒有一起相處;又如微信上無話不談,見面無話可說,雖然虛擬交往熱鬧,現實人際卻疏離。對此,長期關注互聯網的美國心理學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指出,長期沉溺於社交網絡或者依賴科技產品與外界聯繫,非但不能使人擺脫孤獨,反而會讓人更孤單。更可怕的是,人長期依賴社交網絡跟外界聯繫,以虛擬形象示人,不但讓人喪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認識自己、反省自我的機會。可以說,當社會媒體依賴成為病症時,總會不同程度地破壞現實存在的平衡,斷開傳統紐帶的粘連,不僅給自己,也給周圍人帶來不適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