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衝擊——警惕“囧”境日甚
“現代科技助長手寫惰性、外語風靡搶佔漢語地位、不規范使用漢字成隱形殺手。”參與“河南省城市社會用字狀況調查研究”的鄭州市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李莉將“提筆忘字”的原因歸結為這三點。
王麗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說:“平時都是用聊天工具聯繫朋友,學校要求所有作業都要打印,電腦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事文秘工作的張波則抱怨,無紙化辦公使文件從起草、修改到簽章、傳遞,統統可以通過電腦搞定,這確實可以節約資源、提高效率,但無形中也剝奪了人們日常書寫的機會。
學英語成為小學甚至某些幼兒園必學的課程,家長及上班族們對各類英語培訓班趨之若鶩。李莉告訴記者:“五六歲的孩子漢語基礎還沒打好,就開始被強勢灌輸英語,漢語拼音與英語字母頻繁打架,客觀上削弱了使用漢字的意識。”
“人們之所以提筆忘字,還跟他們日常對漢字字形結構認識不清有關,這就是漢字規范的問題。”李莉告訴記者,街頭廣告、學校布告、政府公文中普遍存在漢字不規范現象。
在某著名出版社做多年校對工作的楊傑向記者列舉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不規范用字現象,如“沉湎”寫成“沉酒”,“抗震”寫成“抗展”,“黃粱美夢”寫成“黃梁美夢”……楊傑頗為擔憂地說:“如果媒體用字不規范,街頭充斥錯別字,將會誤導人們對漢字的正確認識,對學生的漢字觀也將產生不良影響。”
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保國認為,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團結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全民族經濟文化,鞏固國家統一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遺忘和不規范使用漢字成為普遍現象,其後果必然是喪失民族文化記憶和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