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船上時間9日清晨6點30分(北京時間10日0點30分),東北太平洋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勘區。
新華社對此進行了特寫報道。
“向陽紅09”船204房間,首席科學家王春生再次清點了下潛揹包裡的便攜電腦、照相機、記錄本、筆、全棉長袖衫和一袋餅乾。
他沒吃早餐,事實上從8日下午就開始節食。
6點40分,王春生端起礦泉水潤了潤口,背上包走向後甲板,走向即將載他逐夢大洋海底的中國“蛟龍”。
“從7日首次下潛的視頻資料看,5200米左右海深巨型底棲生物的種類比我們預料的更豐富,數量也更多。要知道,這些生物都是靠海面沉降的食物維持生命的,到5000米以下食物量已經非常少,所以深海生命的奇特、頑強讓人驚嘆。我急不可待想親眼目睹美妙的海底世界。”王春生說。
王春生,49歲,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三航段首席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