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維爾潘說,行政部門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服務品質,減少行政法規,改進公務員管理。而法國時任公職部長克里斯蒂安·雅各布指出,這項改革的原則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務”。
分析人士指出,在行政和公共服務部門改革中,法國採取了或者通過立法方式明確國家部分職能,或者國家與企業簽訂公共服務合同的形式,來規範和加強特殊行業與特殊企業的公共服務職責,並確保了公共服務事業內容的透明度和相關經濟保障。而嚴格遵守合同,成為公共服務參與者的行為準則。
經營監督分離 避免利益衝突
早在2003年,法國財政部一個專家組提交了一份《關於國家股東和國有企業的治理》的報告。這份報告認為,在向競爭性市場漸進開放和對私有資本投資開放的背景下,公共服務可以由非政府機構管理,在保證服務合同經濟性和透明性的條件下,可授權企業完成,同時要建立跟蹤機制以保證公共服務效率。
在法電集團改制過程中,法國成立了由財政部牽頭的多部委跟蹤委員會,對法電集團的合同執行情況實施後續跟蹤。跟蹤委員會與法電集團每三年編制一次合同執行總結報告,並呈交議會審批。
為加強透明度,法國政府強調,從法律上,企業或相應的經濟實體的全部或部分經營活動應與公共服務活動區分,以避免收益轉移,並確保行業競爭合法性,確保公共服務參與者在嚴格遵守合同的基礎上具備競爭力。與此同時,法國將國家所有權機構和監察機構分離,目的是將經營與監督分離,以避免利益衝突,加強公共部門領導人的責任感。
2003年,法國財政部成立國家參股局,負責管理所有國家參與企業的活動,以執行國家財產增值政策。在法國財政部內,另外成立了一個與國家參股局平行的監督機構——國家監督署,負責國有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的監察工作。
國家監察署的任務是向政府通報受監察企業或機構的情況,同時將政府有關經濟和財政的具體政策傳達給受監察企業或機構。國家監察署既要識別國有企業和公共機構的主要經濟、財政風險,並採取一切防範措施,也要對這些企業和機構的效率做出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