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盡快看到改變”
在當天的活動中,無論種族或膚色,數萬民眾高舉“為工作和自由而遊行”、“讓夢想常在”等標語,沿著先輩的腳印一路遊行、一路懷念與反思。走在人群最前方的劉易斯表情凝重,他在隊伍中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紀念是為了警醒世人!現實仍然遠離我們為之奮鬥的夢想,我們需要盡快看到改變。”
劉易斯在早前的致辭中特別提到最近關於投票權的爭議,並呼籲當局不要破壞“來之不易的現狀”。今年6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沒有考慮到在全國範圍內清除種族主義所取得的進展”為由,裁定否決了1965年通過的《投票權法案》中一項保護一些州少數族裔投票權的關鍵條款。
投票權是當年“向華盛頓進軍”活動要求的一項重要權利,並在1965年由國會通過了著名的《投票權法案》,旨在確保每一名美國公民都享有投票權利。美國早在1870年通過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規定“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為種族、膚色,或者曾經是奴隸而被聯邦或者州加以否定或剝奪”,但在美國南方一些由崇尚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執政的地區,這一法案被抵制了將近一個世紀。例如,一些白人官員通常使用帶有種族歧視的選舉程序,比如臭名昭著的讀寫能力測試,即需要回答“一塊肥皂中有多少肥皂泡”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從而阻止大量教育程度較低的非洲裔美國人參加投票。最終《投票權法案》的出台明顯遏制了這一不公現象。然而,最近的判決結果似乎預示著種族歧視的“幽靈”複活,令包括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在內的少數族裔人士“深感失望”。
現年56歲的華盛頓特區非洲裔地方議員奧朗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政府在全世界宣揚民主,但其國內遠未實現真正的民主,以華盛頓特區為例,作為一個擁有近一半非洲裔美國人的城市,至今在國會仍沒有發言權。”
來自底特律的20歲非洲裔小夥圖韋勒告訴記者,今天的美國年輕人應當珍惜先輩用淚水和鮮血換來的改變,但同樣要牢記,“未來需要我們一起創造”。
《紐約時報》評論也指出,50年後的今天,種族問題依然見諸報端,因為美國的兩極化政治一直在助長種族問題的零和博弈,結果令美國社會可能再度因種族和膚色而一分為二。為了防止形勢向不好的方向發展,美國政府及國會兩黨應擯棄不同政見,盡可能出台更多有利於各方權利平等的措施,避免任何種族偏袒政策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