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賬戶空賬“痼疾”
日報:是不是在10年前,養老保障制度上的問題就已經嚴重到需要想方法改革了?
唐鈞:1999年,新制度實施3年後(1996年正式實施新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繼續改革。新世紀後,問題越來越多。1996年的改革主要是為國企職工設計,當年國企職工下崗,原來的制度無法適用。
當時制度是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有兩派:一是勞動部,主張社會統籌;二是體改委,主張學習新加坡,搞公積金和個人賬戶。這兩派爭論得非常厲害。後來就綜合了一下,用社會統籌解決已經退休的人。但是,現在的人要養以前的人,所以後面的人就設立個人賬戶。
按照社會統籌的辦法是後面的人養前面的人,個人賬戶的辦法是自己養自己,我們兩個都要。既要養上面的人,還要養自己,所以企業交20%,個人交8%,這是很高的費率,因為工資低,一開始以國企為主,參保人少,當年收上來的錢,當年發下去都不夠。到1997年,即第二年就虧空50億元。另一方面,把個人賬戶裡的錢也用完了,第二年就出現空賬。
這導致兩個問題:一是缺口,一開始是50多億元,到2001年達到2470多億元;二是空賬戶,把錢全發出去了,一直到現在,大概是1.73萬億元,也有新的數據說已超過2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