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難懂《風箏》
對新教材的討論焦點,在於删除魯迅文章。七年級上學期新教材删除了魯迅的文章《風箏》。
一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向記者坦言,魯迅文章的思想性、文學性當然毋庸置疑,但選入教材還要看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觀察到,魯迅幾篇選入 初中課文的文章都出自《朝花夕拾》,內容多是作者回憶自己少年和青年時期往事,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很近,學生就很喜歡、也能夠較好地理解。但有些魯迅的文 章,比如《風箏》,對初一的學生來講就不那麼好理解。”
現在已經讀初二的男生阿健認為,這篇文章很難懂,而且學完以後也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是魯迅的文章,他更喜歡初二下學期學的《從百草園到三味 書屋》、《社戲》。學過之後,他為“覆盆子到底是種什麼植物”跟媽媽討論過多次,也記得《社戲》中作者釣蝦、燒豆子來吃的情節。
有老師更直言,有些內涵較深的魯迅文章在教學中“地位尷尬”。“這樣的文章要結合特定的歷史背景去理解,如果要讀懂,還需要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就算老師花了大量時間去講,以學生的年齡、閱讀量,還是很難理解。”
曾春香老師認為,總體看來,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學期新增的文章文辭質樸,富有真情實感,“而且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她還發現,新教材選取 的課文與每個單元的寫作要求很一致。比如,講家庭、親情的一個單元,寫作的主題也是一樣。學生學完課文再練習作文,指向性和針對性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