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宣示就職。 |
首先;緬甸政府的關係網絡盤根錯節,如何疏通關係是讓投資者頭痛的問題。當看到跨國巨頭都難於應付當地的官僚主義,中小型投資商自然也就望而卻步了。另一方面,緬甸國內缺乏可以幫助外企打開市場的本土咨詢公司,因此,外企只能尋求依附當地的代理商。然而,對於一個被軍管了五十年的國家來說,想在當地找到信賴的代理商又何其容易。
其二;當地的地產成本相對昂貴。仰光是緬甸的第一大城市兼經濟中心,外國投資者不能直接在仰光購買地皮,公司經營的成本也遠遠要高於當地市價。因此,大多數外國公司不願意承擔高額的市場開銷,轉而傾向設立辦事處,並通過曼谷和新加坡的分部來進行遙控指揮。
仰光的地產泡沫同時也擴展到民用住房,當地人如果想在仰光購買一間普通的一居室房屋,其難度等同於紐約人在曼哈頓置業。在仰光這座城市,投資房產是富人的首選,而與此同時,政府手上握著大批量的閑置空地,兩者共同作用,使當地房地產市場膨脹,加劇了外國資本進入的難度。
其三,緬甸權貴資本大行其道。在緬甸,與當地政府保持密切互動的商人掌控著緬甸最大的幾家公司,壟斷了幾乎所有的行業。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早前曾公布一份制裁名單,其中包括緬甸商界大亨垈扎、霍托集團以及緬甸亞洲世界公司,OFAC禁止美國投資商與這幾家財團進行商業往來,這使得對緬投資變得複雜化,因為緬甸的經濟基本就被這幾家財團掌控,如果跨國公司想在當地擴大投資規模,增大市場占有份額,就必須要和這幾家財團扯上聯繫。
儘管屏障重重,但對於那些可以成功駕馭複雜關係的投資者來說,機會和前景是還是很可觀的。總體上,緬甸市場的規模非常大;地緣政治上巨大影響力使它很難被大國忽略,目前,中美兩國都在想盡辦法進行滲入。而對於中國公司來說,緬甸具有比中國更加低廉的勞動力,這將對製造行業的公司產生足夠的誘惑,在2013年,服裝產業即成為緬甸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數額最大的行業。憑借勞動力的優勢,不僅中國,相信美國海量的資本也將會接踵而至。
就目前來看,如果在緬甸投資,最關鍵還是要建立“對”的關係,為此很多跨國公司顯得十分謹慎,仍然以觀察者的姿態守望著這片市場。筆者認為,促成緬甸市場開放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不可以一蹴而就,但它確實是向著好的方向在發展。國際社會希冀緬甸成為繼新加坡、泰國之後的又一個“東南亞奇跡”,但道路何其漫長。至少,政治精英們應該在2015年大選時,為緬甸制定更加開放的政策,向世界展現更多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