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局面為中國提供了一種“雙贏”的政策契機。如果中國取消對資本流動的控制,一方面可以改善經濟供應面的運轉,另一方面這對於實現人民幣可兌換和國際化這一目標也十分必要。這麼做還會帶來中國極度需要的人民幣貶值,可以緩和資本支出縮減帶來的影響。私營資本將因此大量流出中國,從而降低人民幣匯率,並減少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中國總理李克強已多次重申,到今年底之前將制定一項取消資本管制的計劃。
這一政策既有巨大的潛在收益,也帶來重大風險。因此,取消管制的過程很可能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大爆炸”式的。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量資本流出會降低銀行存款,暴露大量存在的銀行貸款質量可疑的問題。金融自由化預計能夠帶來的主要供應面好處之一是,通過銀行改善其他產業中的資本配置,但這可能需要極大規模的銀行資本重組。目前中國領導人已開始就如何支持銀行試探各方意見。
這一改革可能會造成改變全球市場的影響。中國年度國民儲蓄大約為4.5萬億美元,是美國2.25萬億美元規模的兩倍。如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在美國和其他地方收購實際資產,將會減少中國官方(主要)以美國國債為形式持有的外匯儲備,造成投資當地樓市和股市飛漲,美國國債收益率也會劇烈向上調整。
對世界經濟來說,這樣的中國改革將是一次根本性的結構調整。在量級上,它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甚至會超過廣為討論的美聯儲(Fed)“縮減”量化寬松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