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領導人關鍵是能夠見面,“見面三分親”,人與人之間只要一見面就會觸動感情,印象好了,雙方就會有進一步接觸的想法。兩岸領導人如果可以直接見面,這種感覺就會不一樣,彼此之間也會有很多直接的共同話題。如果馬英九覺得去大陸比較難,可以考慮到香港,這樣的行程,就顯得不會那麼沉重。
兩岸領導人其實可以不拘形式地見面,不見得需要特定場合和活動, 哪怕只是各自組成一代表團,既可以開始見面會晤。當然,見面的各自身份與稱謂,要先由两岸雙方前期作業商定。
香港是“習馬會”最合適的地方,民進黨很多重要人士近期也紛紛到香港來和大陸接觸。而且,香港還是馬英九的出生地,也會有一定的感情連結。假如, 馬英九願意來香港,進而促成兩岸領導人在香港的會面。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會面,不管是两岸政治問題、軍事問題、台灣國際空間、两岸和平協議等等,兩岸之間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談?
1997年回歸後,香港依然享有高度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台灣領導人可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到香港來走走看看。只要放下有色眼鏡,看看香港回歸十幾年之後的情況,就可感受下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氛圍,可與大陸領導人談談台灣未來的前途以及對中華民族未來的承擔。
當然,“習馬會”的主動權在台灣方面。只要馬英九肯改變觀念,真正地認同一個中國架構,主張兩岸和平發展,就應該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同時,台灣領導人也真該站在戰略的高度、歷史的高度,認真思考一下台灣前途命運以及未來的政治走向。兩岸領導人見面會晤,共議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台灣就算現在可以躲,未來也逃不掉。
當前民進黨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已經發現,民進黨走向執政的最後“半里路”為何走不通,就是大陸政策出問題。因此,開始慢慢轉向主動進一步了解大陸,也讓大陸了解他們,目的是希望大陸因素有利他們在台灣繼續從政。
相比之下,馬英九和國民黨一些政治人物,面對大陸卻還在瞻前顧後,原地踏步、停滯不前。這和美國為了尋求自身利益,在背後的干涉及“下指導棋”有很大關係。馬英九也一直都非常重視美國對台灣的影響,與大陸接觸互動的行程,也基本在按照美國指揮的節奏進行。其實,中國人談自己的事情,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應該受外國人指使,特別是受美國因素的影響,大可不必生活在別人的影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