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軍事政變計劃成形了。一旦希特勒下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命令,就將開始行動。他們將逮捕希特勒,解除黨衛軍和蓋世太保武裝,在全國報紙發表希特勒辭職聲明,成立臨時政府,頒布改良版的魏瑪憲法,永遠杜絕納粹上台的可能性。
然而,由於英、法和意大利在最後通牒期限2小時的時候願意與希特勒會談,以和平方式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發動政變的可能性就此告吹了。“當時密謀分子手握重兵,掌握了警察部隊,是所有反希特勒密謀中計劃最周全、準備最充分的一次,然而他們卻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兩個因素,最終在希特勒高超的手腕下土崩瓦解。”閻京生說。
1941年以後,德國抵抗運動的中心發生了轉變,從貝克-戈台勒集團轉移到了武裝部隊當中,代表人物是中央集團軍群作戰處處長特雷斯科夫和馮.施陶芬貝格。
特雷斯科夫的第一個計劃很簡單:希特勒曾經許諾過親自前往俄國視察前線。等希特勒下了飛機前往司令部的時候,在中途把希特勒控制住,逼迫馮.博克元帥出任最高統帥。“這實際上就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路數。”然而希特勒1941年前往白俄羅斯後,重兵保護裡三層外三層,根本無法綁架。
第二個計劃是把希特勒引到前線來,在波爾塔瓦(烏克蘭東部城市)的朗茨集群司令部逮捕他,迫使希特勒下令放棄哈爾科夫(烏克蘭東北部城市),最後實現停戰。如果希特勒激烈反抗,就把他殺死,不留活口。“這個計劃整體上類似1936年12月的西安事變。”但是希特勒沒有飛到波爾塔瓦,而是飛到了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部扎波羅熱,所以這個計劃也泡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