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在該地區較為受待見的美國不同,日本與一些鄰國之間的關係仍受到歷史問題的影響。70多年前,日本試圖以一種不和平、不民主的方式推動“大東亞共榮圈”。由於日本的政客對本國的戰爭罪行總是含糊其辭(這與德國人的做法大相徑庭),該地區國家對日本的憎惡之情一直揮之不去。此外,中國和韓國——曾受到日本蹂躪的兩國——的領導人,通過操弄民眾的反日情緒,獲得政治上的利益。
根據日美安保條約,在日本遭受攻擊時,美國將為日本提供防衛,並保留在日本的軍事基地,且並不反對其他國家與中國針鋒相對,但即便是美國似乎對日本也有所警覺。東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說:“美國的決策者已向安倍發出明確的信號,不歡迎日本進一步轉向民族主義。”
但安倍的好戰立場為自己爭取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盟友。他已加強與印度、緬甸等國的經濟關係,這些國家希望抵制中國的公司。東南亞國家還尋求日本制衡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即便它們都曾遭受過日本帝國主義軍隊鐵蹄的踐踏。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夏天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大約80%的菲律賓人、印度尼西亞人和馬來西亞人對日本持正面態度。
儘管自衛隊受到憲法的限制,不能使用任何武力,但日本一直鼓吹自己是世界第五大軍事大國。2013年夏天,防務省為“出雲”號戰艦舉行了下水儀式,這是戰後日本最大的戰艦,類似於一艘航母;而且還計劃組建一支新的兩栖作戰軍隊和一支無人偵察機部隊
目前,日本的反華情緒日益高漲。但仍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對任何增強日本軍事實力的做法感到反感,尤其是曾親身經歷過戰爭蹂躪的日本民眾。僅有少數日本民眾支持修改憲法。此外,儘管日本人不太情願,但還是認識到日本——尤其是一個不斷老齡化、人口不斷下降的日本——在經濟上對中國的需要超過了中國在經濟上對日本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