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楊犇堯攝) |
中評社上海10月15日電(記者 林艷 楊犇堯 孫儀威)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日前參加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說,“APEC上的張王會說明雙方已經建立起某種溝通的渠道,為以後進一步的接洽做了鋪墊,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儘管官方還有種種疑慮,但是他認為,民間交往多了以後,官方的交往也自然會水到渠成。
張京育曾先後出任台灣“新聞局局長”、政治大學校長、“政務委員”、“陸委會主委”。張京育近年來全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張京育說,兩岸雙方在過去築起了一堵牆,互不往來。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這堵牆逐漸被瓦解。尤其在“大三通”以後,兩岸互動變得更加豐富。他回憶說,早在台灣擔任公職的時候,正是兩岸關係的緊張時期。當時,大陸科技部長朱麗蘭女士為了解決當時的事務,排除萬難訪台,大家聚在了一起。
他說,“以歷史的角度來審視,我們如果能以務實的精神,秉著讓兩岸人民相通的願景出發,這就是好的,其他的東西都無關宏旨。”
張京育說,此次論壇把兩岸很多的專家學者都聚集在了一起,大家針對那些應該設法處理卻還不能立即處理的重要問題,帶著開放的心胸和美好的願景試圖去做澄清,進而尋找一種新視角的處理方法,甚至將這些看法提送給相關部門作參考。
“我們的目的在於,盡力讓兩岸減少內耗,使兩岸民眾的生活得到相應的提升,讓中華民族在國際上有更多的貢獻。”張京育說,論壇可以讓雙方各抒己見,而不會防衛某一種觀點。所以,應當保持這種開放的心胸。“反對的觀點不見得是敵對的觀點。如果不講真話,那才有可能是真的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