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0月18日圖表:9月份中國CPI同比漲幅突破3%(新華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外媒稱,中國的通貨膨脹正在加速。說到底,這對整個世界來說是件好事情,儘管在較短的時期內它完全可能導致某些零散的痛苦。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2日報道,主要受到食品價格大幅上升的拉動,中國9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了3.1%,而上月的漲幅為2.6%。最近的價格上漲勢頭表明,政府制訂的3.5%的通脹目標可能會在明年新年期間被突破。
報道指出,這意味著中國通過信貸途徑刺激經濟的努力正在變得不那麼有效。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的決策者對於經濟放慢的速度感到驚恐——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官方推出了專門抑制信貸的措施,他們所作出的反應是放寬信貸限制。自從金融危機以來,這一直是中國政府促進增長的主要機制。這種做法再一次奏效了。增長出現了加速。
但是一定數量信貸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一直在縮小。這種信貸擴張的影響越來越多地轉化成了通貨膨脹、而不是GDP的增長。
那麼為什麼這種情況是良性的呢?因為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正在接近其重商主義增長模式的極限——在這種模式下,投資(尤其是出口製造業的投資)被認為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與此同時,通脹上升是一個跡象,它表明中國的國內需求正在提升,這是經濟再平衡之路上的另一個重要步驟。因為國內需求在經濟中所占比例十分低,因此把重點從投資轉向家庭消費將意味著GDP增長的放慢。
報道稱,這就是產生痛苦的地方。儘管中國國內消費的上升對於外國的消費品出口商來說是件好事,但同時出現的投資增長減弱(以及由此帶來的GDP增速放慢)對於工業用大宗商品生產商來說卻是壞消息。
(來源: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