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王村大門 |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在這個村裡,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已超10萬,從“搖籃”到“墳墓”所經歷的上學、工作、養老都不需要花一分錢。西王模式是怎樣締造的呢?這種模式如何持久延續呢?
大眾網報道,鄒平西王村,一個在27年時間裡孕育4家上市公司的村莊。目前,西王村每100個人裡面就會有98個外來人口,每一個原住村民都不願離開,即使他們的孩子上了大學最終還是會回到家鄉。原因很簡單,這裡的平台和起點比外面高。
西王模式是怎樣締造的呢?這種模式如何持久延續呢?10月23日,大眾網記者獨家採訪了西王的締造者、剛剛被央視評為“全國最美村官”的西王村黨委書記、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揭開神秘西王的面紗,講述王勇和他的村民將如何再續西王的輝煌。
一個奇跡:
小村莊出了4家上市公司,並建起一生的福利保障體系
2005年12月9日,“西王糖業”(後更名為“西王置業”)在香港以紅籌股模式上市。
2009年12月18日,“中國玉米油”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11年2月23日,“西王食品”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市場。
2012年2月23日,“西王特鋼”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西王村,這個位於山東濱州鄒平縣的小村莊目前已有4家上市公司,6家民營企業,15家三產企業,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企業上市第一村”。
據了解,西王村現擁有總資產304.8億元,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15.6億元,實現利稅14.5億元。
而掙錢圖啥呢?王勇很幹脆地說:“以前是為了讓村裡老少有盼頭,家家小康。現在是為了精神上‘有勁兒’,為了活得更長久。”
的確,西王村的村民年人均純收入早已超過10萬元,魚肉海參已經不再是村民追求的幸福了。“我們現在比得是誰最長壽。”王勇對大眾網記者說,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每年村裡自然死亡的人數為6-8人,而現在村裡自然死亡的人數減到了2人。他已經深深地體會到村民追求的不再是頓頓“有魚有肉”了,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人生價值的提升。
西王村已建立起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保障體系。也就是說,西王人從出生到上學、到參加工作、到退休養老都由村集體統一管起來。村集體企業還為每一位村民繳納了各類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村委每月向村民每人發放價值200元的面粉、蛋、奶、肉及西王生態園種植的無公害有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每名村民每年享受的各種福利待遇達5000元。村民不僅在企業獲得穩定工資收入,當初入股的大多數村民還可從企業領取分紅,收入年年攀升,2012年人年均純收入超10萬元。
村裡還有一座高標準老年公寓,65歲老人全部入住,老人集中供養,費用由村集體統一承擔,並每月每人發放100元的老人補助。西王人退休後,除去享受國家退休金外,還享受著村集體的老人補貼,比社會上其他的退休人員多出了一份保障。西王老年公寓設立了衛生室,完善了各種醫療設施。同時,還配備了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各種健身器材和娛樂設施。組建了老年戲劇協會、老年模特隊、老年舞蹈隊等文藝團體,定期組織演出,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教、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有時候不是錢多錢少的事,關鍵是怎樣把錢發下去,又讓村民精神上有追求、更滿足。”王勇說,他現在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優化管理村民的福利,而且也在做一些嘗試,目標就是讓村民得到福利同時,又提升了村民的精神追求。比如,他現在把每月發放的100元老人補助改為“精神文明獎勵”,鼓勵老人協調與家庭成員的關係,為和諧家庭做出貢獻;同時還設立獎金,鼓勵村裡老人門球隊和市級老人門球隊打比賽。
曾跟著王勇創業的村裡老人寧立江感慨西王村20多年的發展時說,西王發展得很輝煌,但過程坎坎坷坷,特別是1994年,企業上了一個新項目,當時市場和成本都有賬,效益不錯。結果後來受各方面制約,企業瀕臨破產。王勇書記下決心盤活企業,召集全村黨員開會,挨家挨戶去給群眾做工作,統一了村民的思想。作為企業建廠元老,寧立江看到企業不斷發展進步,感到很高興。特別是看到央視“最美村官”的頒獎晚會時,他覺得王勇能拿到這個獎是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