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印度總理辛格在北京共同出席雙邊相關文件簽字儀式。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美國《紐約時報》10月28日載文《印度和中國的蹊蹺狀況》,摘要如下: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最近訪華時表示,印中兩個亞洲巨人相互握手時,整個世界都會予以關注。盡管這一表態是正確的,但真正的問題是兩國的媒體以及安全和外交團體是否能充分理解並重視這種“握手”。印中關系可謂已錯失大量機會,而雙方又為其增加了新的內容。
近年來,印度和中國已開展戰略對話,而“戰略”一詞的使用並不嚴謹。第五輪中印戰略對話8月由新德裡主辦。兩國領導人能夠不受幹擾地參加政府首腦級年度會談,在所謂金磚國家年度會議上展開互動,並在20國集團會議和其他全球論壇的間隙會面。印度和中國已開展了豐富的高層交往。
然而,這種對話沒有向前發展。20世紀的基本原理繼續定義著無疑是21世紀最為重要的夥伴關系。雙方深入接觸的唯一顯著標志仍是兩國的貿易往來。兩國政府都利用它來展示自己想像的“更為密切的關系”和“取得成效”的外交努力。
對任何一方而言,印中貿易關系的發展都並非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動。盡管兩國政府不願超越存在爭議的歷史遺留問題,但雙邊關系仍獲得了發展。
印度和中國小企業主和貿易商看到了機會,開始進行經濟接觸。這導致印度市場湧入大批當地民衆可以負擔得起的中國產品,其中包括手機、鞭炮甚至以印度信奉的神靈為原型的神像。位於商業金字塔底端的企業家促成了中印之間的第一輪經濟接觸。但他們通常會面臨巨大風險,而且處於不贊同經商的政權的統治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