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與強化兩岸“合”的結構性力量
張亞中指出,聯繫性的關係當然很重要,也是結構性關係的基礎,但是聯繫性的關係有個弱點,它容易隨著情勢的變遷而停滯、中斷、後退。對此,北京可以創造兩岸的結構性關係,讓兩岸的和平發展不再受外部的干擾,兩岸得以共同為民族復興而努力,北京也可以在最重要的周邊安全問題上得到解決與助力。
張亞中指出,兩岸“合”的論述,能使台灣目前存在的“分”的結構不再繼續鞏固,甚而開始瓦解,促使兩岸往“合”的方向靠攏,而要創造兩岸“合”的結構,除了“經貿”以外,兩岸必須同時處理“兩岸”、“涉外”、“軍事”三個議題。
張亞中表示,在兩岸上,主張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基礎簽署和平協議。而在軍事上,則應用“止戈立信”而非“軍事互信”來處理兩岸“不武”問題。他指出,所謂“軍事互信”是外國人用以處理兩個或多個國家或兩個集團間的軍事安全關係,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應該以“不武的和平”,而非“軍事的安全”做為最高目標,因此,兩岸應從民族大義的角度尋求為“不武的和平”立信,而以民族大義與民族利益為內涵的“和平協議”本身就是一個立信的基礎。
他也指出,不應用“國際活動空間”來處理台北方面的國際參與問題,這一概念仍是以北京為尊,台北為卑的思維邏輯,不符合現實,應當改用“兩岸國際共同參與”的表述。舉例而言,在國際組織上,兩岸可以採行“兩岸三席”,在與其它國家的雙邊關係上則可以用“平等不對稱”的原則來處理兩岸對外雙邊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