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報》記者“揭黑”中聯重科發生戲劇性轉折,記者陳永洲坦承收錢造假。 |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環球時報文章說,今年以來,中國新聞界發生的兩件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是《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實名舉報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後者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二是《新快報》記者“揭黑”中聯重科發生戲劇性轉折,記者陳永洲坦承收錢造假。在中國經濟崛起背景下,社會快速轉型給新聞界的發展提供了足夠多的素材,給了記者們彰顯糾偏匡正力量的機遇,但也暴露了新聞界自身的局部陰暗。《環球時報》記者透過部分圈內人士的自述和調查數據,試圖大致勾勒出中國記者職業的生存版圖。
是“無冕之王”還是“新聞民工”
2003年,新浪網開展的一項《媒體從業人員工作生活狀況調查》披露:我國近百萬媒體從業人員中,有43%屬於“三無人員”——無勞動合同、無工作證、無記者證,身份上是地地道道的“新聞民工”;2006年,一項“中國記者職業狀態”專項調查顯示,多數記者處於“亞健康”狀態;2012年,復旦大學傳媒與輿情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84.5%被調查公眾認為新聞工作者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
北京熱線記者羅瓊的生活是這個職業的一個縮影。周末清晨6點半,正在熟睡的羅瓊被猝然響起的手機鈴聲驚醒,她接通電話:平穀區一架播撒農藥的小型飛機凌晨失事墜毀。對她來說,這算得上重磅新聞。當天,羅瓊採訪12小時,晚上8點回到報社,稿子寫到12點。羅瓊說,跑熱線一年,“鈴一響,心就一抽”,“那可能是在傍晚一家人的飯桌上,午夜時分你剛睡下,或凌晨4點你未醒時”。
記者的職業標簽是文字,價值感來自作品。在給《環球時報》記者的自述中,無論所屬媒體性質,無論年齡、崗位,記者們回顧職業生涯的滿足時刻,往往提及“稿件被轉載、外界有反饋”,“搶到獨家報道”,“分析調查文章兌現媒體的公正和良知”等,但不少人也感慨社會現實對自己新聞追求的侵蝕。
李柯曾做記者8年。“開始稿子每被褒獎,每被四處轉載,特別有成就感。後來看到圈裡記者靠吃積累的人脈關係,有的發了財,有的轉了行,苦苦筆耕的往往最吃不開,成了弱勢。一些媒體把經營創收放在首位,記者不比筆杆子了。”去年獵頭找到李柯,讓他去公司做策劃,他答應了。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張志安說,中國的年輕記者多有以報道影響社會、推動進步的期待,但這是一個漸進且艱難的過程。今年9、10月間,《環球時報》針對從業3-10年、始終在一線採訪的群體進行小規模隨機調查,結果沒有記者選擇“新聞理想實現”一項,4成人說沒實現,6成說“理想褪色了”。此外,6成受訪記者以“新聞民工”自嘲,4成視自己為“新聞報道者”,沒有人選擇“無冕之王”或“民主鬥士”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