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南京官員稱,“中山東路—漢中路”及此後規模更大的“三中路”(縱貫南京主城南北的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景觀改造,是季建業履新南京市長後的亮相之作,也最能體現季的做事風格:一是,急於求成,“搶工期”必然會違反客觀規律,不僅難以保證工程質量,甚至還會迫使相關人員鋌而走險、人為造假;二是,面對爭議,強力推進,“理解了要執行,不能理解也要執行”。
這一系列大動作也讓熟悉季建業的揚州幹部們恍惚看到了昔日的光影。季建業擔任揚州市長後的“第一把火”,也是從整治揚州東大門的環境入手的。當時,揚州到處拆遷,灰塵,噪音,擁堵,揚州市民也是怨聲載道。一位與季建業有過多次交往的江蘇政界人士分析稱,季建業把揚州的城市建設當作他最自豪、最重要的“作品”。因此,當季建業轉任南京後,也希望把這一路徑直接“複制”到南京,希望把南京打造成他的又一部“代表作”。如果做成功了,這也會算作季的一大政績,“季建業剛到南京時還不滿55歲,還有希望在仕途上再向上衝一衝”。
折戟南京
但省會南京的情況顯然更為複雜。這對於一向順風順水、游刃有餘的季建業來說,實在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位已退居二線的揚州市老領導對《南風窗》記者說,“說了就算,定了就幹”,一旦他確定下來的決策,不容屬下有任何的討價還價。當年,揚子江路拆遷改造,季建業只給了一個月的時間,當時的工程負責人面露難色,季建業便說:你完不成,我另換他人。
這種說一不二的強硬作風,在季轉任南京後,一直延續下來。在南京市領導幹部學習班上,季建業說,鎮江金山公園項目拆遷用了3個月、建成用了5個月,一共8個月時間。“我們想想,我們做這個事情,單單議論可能就要8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幹起來以後還要議論,所以說話的人多,品頭論足的人多,好多事情就很難辦。”
南京普通百姓介入公共事務的熱情,也讓季建業所始料不及。“梧桐樹事件”是季履新南京後面對的一起危機事件。2011年3月,因南京地鐵3號線建設,1700餘棵梧桐樹等行道樹需要被迫“移植”到他處。但此前“移植”的行道樹大多數並沒有存活。對法國梧桐有著濃厚情結的南京市民遂自發組織“散步”活動。地鐵施工被迫中斷3個多月。季建業在事後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自我檢討說,他當時並不知道要移植多少樹,也沒料到移樹“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否則也不會這麼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