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中央認為當下仍是治標為主,您認為治標多久後可以開始治本?
李永忠:全黨全國性的治本當然是一個長遠的計劃,但在具體的“實驗室”、“試驗田”,治本卻可以現在並馬上來做。因為政改特區的要義,完全可以實現化遠為近、化大為小、化險為夷、化整為零。
政改特區可以治本先行,但全國當前仍應以治標為主,這二者並不矛盾。就像當年小崗村的包產到戶,與當時安徽、四川乃至全國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並不矛盾一樣。
京華時報:設了政改特區,反腐就一定可以成功嗎?
李永忠:設了政改特區,並不等於反腐一定成功;但如不盡快設立政治體制改革特區,30多年的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反腐敗很難成功。因為反腐敗是一項綜合性很廣、科學性很強、困難性很大的工作,必須有起碼的“實驗室”。全國有2800多個縣,我們拿出28個縣來搞實驗,也才1%。在政改特區裡,各種模式都可以搞,28個縣肯定會有成功的,誰搞成功了我們用誰的,就跟當年小崗村的改革一樣。
談預期
同體監督或變異體監督
京華時報:社會對於此次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寄望頗高。在反腐方面,特別是紀檢體制改革方面,您有什麼預期?
李永忠:根據近日中紀委副書記張軍網上與網民在線交流的數字和高檢高法提供的相關數據,現在平均每天有396名黨員和公職人員受處分,每兩天一個廳級幹部“中箭”,每月一名省部級幹部“落馬”。以上數據使人們對加大反腐敗力度的呼聲很高,對改革黨的紀檢體制的期許很大!
通過查處案件來反腐,當然有用。但不要忘記,當年蘇聯查處腐敗案件也是很努力的,平均每10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翻一番。要知道,反腐的功夫在案外,正如好詩的功夫在詩外。僅僅單憑查處案件,腐敗是遏制不了的。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單靠查案件就實現清廉。
就改革黨的紀檢體制而言,這是此屆三中全會的重頭戲。其中關鍵就是如何通過改革,變同體監督為異體監督,以改變當前普遍存在的監督不及時、不到位、不得力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