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取向,效率公平為百姓(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
改革用什麼改變了中國?
從短缺到充裕,從溫飽到小康,從封閉到開放,從僵化到活躍,改革用市場魔棒激活當代中國,煥發蓬勃生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中國發展的活力之源,中國改革的不變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高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旗幟,市場化改革再揚風帆。
市場化改革是活力之源
回望來路,才知道中國的改革已走出多遠。
35年改革歷程,就是從傳統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程。
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源配置。市場經濟借助供求、價格、競爭等機制杠杆,把有限的人、財、物以最優化的方式分配到社會生產各個領域,快速滿足千姿百態的需求,實現效率提高和財富增進。
改革從市場起步,中國需要市場經濟。
35年前,改革起步,國門打開,“市場經濟”第一次進入我們黨的視野。鄧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十二大的“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十三大的“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市場取向輪廓逐漸清晰。
21年前,十四大將“市場經濟”第一次寫上社會主義旗幟,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確。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奠定我國新的基本經濟制度框架,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有了新飛躍;
11年前,十六大宣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1年前,十八大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的實踐,深化了我們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市場的作用,增強了我們銳意推進改革的自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改革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黨中央領導下,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實現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向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邁出堅定步伐。
35年來,市場化改革披荊斬棘,一路開枝散葉,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徹底改寫中華民族的命運,成為活力之源、變化之源、發展之源。“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優勢基因組合,顯示出巨大的制度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