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遼寧兩支曹操後人聚首 皆濃眉大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4 20:16:43


 
  對於曹操其人,畢寶魁認為,應該多從積極的角度去評價,“至於小說形象,那是另外的事情。”

  遼寧大學文學院畢寶魁教授

  曹操就這樣從“正統帝王”變成“亂世奸雄”

  中國社科院文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馬昕

  定位:正統帝王

  來源:正史 陳壽《三國志》

  《三國志》把曹操作為正統的帝王,從正面角度描寫。而劉備、孫權則是作為地方割據的偽政權。

  但由於陳壽著《三國志》離三國時期比較近,很多材料還沒有整理、他看不到,所以《三國志》內容不是很豐富,記載簡略。

  豐富:小字叫“阿瞞”

  來源:南北朝 裴鬆之《三國志注》

  大量征引,裴鬆之的注文共達36.7萬餘字,比陳壽正文的32萬餘字多出八分之一,材料更豐富。

  裴注吸收了南北朝小說中的內容,披露出關於曹操很多新的內容,比如曹操小字阿瞞,還有他小時候幹的一些缺德事兒。

  轉折:虛構“七十二疑冢”

  因為宋代飽受北方少數民族侵害,漢民族“興複漢室”的心理很強大,這一時期劉備從地方偽政權變成一個正面的血統。

  曹操的一些反面材料被不斷的挖掘、放大,變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反面形象。

  曹操的反面形象是宋代出現的,其中一些是把裴鬆之《三國志注》中的反面內容強化,另一方面是憑空想象出來一些表現曹操奸詐的材料,俗文學中虛構了“七十二疑冢”,來醜化曹操的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中說曹操下葬時為防人盜掘,便建造了七十二座疑冢。這一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可謂家喻戶曉。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七十二疑冢”之說是直到宋代以後才出現的,宋以前的傳世文獻以及出土的《魯潛墓志》中均對曹操墓的位置有著明確記載。

  演義:終成“亂世奸雄”

  來源:《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材料是世代累積的,從宋話本開始,直到元末明初羅貫中成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