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框架”的現實效用
任何一種理論或論述,都需經由實踐檢驗,特別是兩岸關係這樣實踐性極強的領域,理論的指引和實踐驗證幾乎在同時進行。“一中框架”這個概念在實踐中究竟有何現實效用?筆者思考應有如下幾端:
首先,“一中框架”的內涵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它包容了兩岸對於“九二共識”的各自表述,易為台灣社會所理解,可以達成更加廣泛的共識,構成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動力。
“九二共識”的達成迄今已逾20年,大陸方面認為,其核心精神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而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島內目前對“九二共識”的主要的論述是前陸委會主委蘇起歸納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大陸的表述與蘇起的表述存在一定的落差,雖然都是對於事實的總結與歸納,兩岸雙方也都達成默契與接受,但由於這種差異,給反對勢力以藉口,成為他們否認和反對“九二共識”的理由。
而如前所敍,“一中框架”中既然包容了兩岸現行的政治法律體系,當然也就無需“各表”了。這樣既可以避開以往的種種“口水戰”,避免了各種政治詞語陷阱,又可以在更加廣泛的程度上凝聚共識,且不易造成誤解和歧見。
第二,在“一中框架”下,兩岸互相尊重,各自需承擔按照現行的憲政體制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義務,這樣就可以從憲政層面理直氣壯地反對台獨等分裂活動。
台灣未來如果再度發生政黨輪替,新上台的執政黨也必須承認“一中框架”,在“一中框架”下施政。因為台灣的憲政體制是“一中體制”,如果不承認或意圖改變這個體制,就是違憲亂國。大陸絕不會坐視不理。在此意義上可以說,“一中框架”是台灣的守護神和定海神針。
第三,“一中框架”也可以為台灣反對黨在兩岸關係上解套,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衆所周知,台灣民進黨對於“九二共識”一直持反對態度,作為在野黨,這樣的行為或許可以容忍,但如果執政,則必然要嚴肅面對如何與大陸達成一定程度的政治共識,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問題。當年陳水扁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在兩岸關係上解套,一度對來訪的美國客人表示可以接受“九二共識”,④但由於其以往反對“九二共識”所製造的各種政治話語標簽已經牢牢嵌入綠營人心,要推翻以往政治話語“神主牌”,勢必動搖綠營基礎。在遭到蔡英文等幕僚的再三反對下,最終出爾反爾,收回接受“九二共識”的表態,從而無法與大陸達成基本共識,致使兩岸關係持續緊張,這是造成陳水扁執政失敗的重要原因。2012年初蔡英文競選時,為解“九二共識”之套,也是費勁心機,最後提出的“台灣共識”因為無法獲得兩岸及國際社會的認可,終以失敗告終。因此,尋找能夠為大陸、國際社會和台灣民衆接受、又能不失尊嚴的替代“九二共識”的新論述,成為2016年民進黨大選競選人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議題。
由於“一中框架”具有如上所述的包容性,開放性和法理的現實可行性,因此,接受“一中框架”,無疑是民進黨的最佳選擇。事實上,“一中框架”是一個尊重現狀、維護現狀的論述。而維護現狀,是目前島內的主流民意。只有遵從主流民意,才能獲得民意的支持,也才能取得選舉的勝利。民進黨諸公,對此應慎重思考,千萬不要以為現在執政當局的施政失當就能輕鬆幫助民進黨在2016年取得勝利。退一步說,即使僥幸得手,如果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不能與大陸達成基本的政治共識,也就不能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這樣的執政結局必然會是失敗的!
結語
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鞏固深化階段,突出問題是兩岸如何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但現在來看,由於島內政治環境已經高度民粹化、政黨政治難以調和,政治氛圍極度惡化,兩岸開展政治談判的時機尚未成熟。目前只能經由民間學術探討的方式,先行開展對話討論,為未來兩岸正式開展政治談判尋找路徑,探索解決難題和爭議的方式方法。
對於“一中框架”論述的討論,就屬於兩岸民間學術探討的重要內容。如同台灣媒體所言,“一中架構”也好、“一中框架”也罷,用大陸學者的概念來說,這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架構。對大陸方面來說,這是確保兩岸關係在和平發展道路上不會逆轉、倒退的框架,對台灣來說,這則是確保兩岸不武、進而讓台灣拓展經濟與國際空間的基礎。⑤明乎於此,就有必要向台灣社會大力宣揚、闡發“一中框架”的理念,促使台灣社會明瞭“一中框架”的核心意涵,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兩岸政治談判的開啓,做理論和輿論的鋪墊,凝聚民意,打好基礎。
註釋
①宋丁儀:“王毅:主動澄清兩岸一國疑慮”,台灣《旺報》,2012-8-11
②中國評論月刊183期《以增量改革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與選擇》
③《和平發展:不變的旗幟》“華夏經緯網”2012-12-19
④《陳水扁一度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發文反駁》鳳凰網2011-04-20
⑤台灣旺報社論《憲政是一中架構不可動搖的基石》2013-6-25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12月號,總第19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