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3日就我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發表談話:
2013年11月23日,中國政府公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這是中國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的必要舉措,也有利於維護國際空域飛行安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東海防空識別區公布以來,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的理解認同,但也存在一些誤解誤讀,甚至歪曲抹黑。在此,我代表中國國防部就外界關注的若干問題予以說明。
有的把防空識別區說成是領空,誣稱中方侵犯他國權益;有的把防空識別區等同於禁飛區,指責中方嚴重妨礙飛越自由。這些說法都是不正確的。防空識別區與領空和禁飛區有本質區別。它不是一國的領空,而是在領空外國際空域劃設的識別和預警範圍;它不是禁飛區,不會影響他國航空器依國際法享有的飛越自由。根據國際通行做法,劃設國可對飛經其防空識別區的航空器進行識別和查證。中方劃設防空識別區,是為保障國家空防安全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其要義在於防衛,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更不會對任何國家和地區構成威脅。
有的質疑中方對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監管能力。中國軍隊維護國家領土領空安全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完全能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實施有效監管。通常情況下,監管是通過通報飛行計劃和雷達應答識別等方式進行的,必要時也可起飛軍機進行識別查證。具體採取何種監管方式,要根據航空器的軍用民用屬性、威脅程度和距離遠近等因素確定。當判明航空器對我不構成威脅時,則不需要起飛戰機,但會進行必要監視;當判明威脅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會適時出動軍機予以識別處置。眾所周知,民航飛機的屬性決定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構成威脅。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國際法享有的飛越自由,國際航班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按規則正常飛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事實也是如此。
有的說中方要求通報飛行計劃的做法與眾不同,極個別國家政府甚至向其民航公司施壓,要求不向中方通報飛行計劃。防空識別區劃設國如何要求別國進行通報,國際上沒有統一標準。許多國家都要求飛經其防空識別區的航空器提前通報飛行計劃,中國的做法不是特例。實際上,東海防空識別區公布以來,大多數飛經該空域的航空公司都向中國民航部門通報了飛行計劃,即使是日本的一些航空公司也進行了通報。我們也注意到,有關國家的軍機在我公布防空識別區後就正視了其存在。東海方向空域航路密集、飛行繁忙,中方要求飛經該區域的航空器通報飛行計劃和相關信息,對於保證空中飛行安全、避免誤解誤判有益無害。極個別國家政府堅持不通報的立場是無益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們注意到,極個別國家把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說成是單方面改變東海現狀,升級地區緊張局勢。事實的真相是,他們早在1969年就劃設了防空識別區,並在此後多次擴大識別區範圍,最西側距我海岸線130公里,並涵蓋東海大部分空域,所以根本沒有資格對中方合理合法的行為說三道四。去年9月以來,日方在領土爭議問題上不斷製造事端,製造所謂“購島”鬧劇,頻繁出動艦機干擾中方正常的演習訓練活動,公然發表諸如擊落中方無人機等挑釁言論,肆意渲染中國威脅,激化地區緊張局勢,為其修憲擴軍製造借口,企圖否定二戰勝利成果,拒不執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這些所作所為嚴重損害了中方的合法權益和安全利益,損害了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應。極個別國家必須認真反省自身做法,切實糾正錯誤言行。其他有關方面也應謹言慎行,不做危害地區穩定和損害雙邊關係的事情,不受其蠱惑挑唆,不要釋放錯誤信號,使極個別國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重蹈覆轍,給地區和世界和平帶來危害。
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安全區而不是風險區,是合作區而不是對抗區。我們願與有關各方積極溝通協調,共同維護飛行安全,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