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朱愛莉:改善台灣社會氛圍有利兩岸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00:54:21


上海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朱愛莉。(中評社 魚莎莎攝)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記者 林艷 魚莎莎)在由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上,上海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朱愛莉在第一小組會上發表觀點指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兩岸都要承擔為未來發展兩岸政治關係鋪路搭橋的功能。而目前最現實的方法就是積極造就有利於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台灣社會氛圍。

  為此,朱愛莉建議,應重點從如下四個方面著力:

  一是政治糾偏。朱愛莉表示,台灣社會目前存在排斥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現象雖是事實,但其立足的背景需要反思。台灣社會將發展兩岸政治關係視為禁忌的很大原因在於目前台灣輿論和民眾心理對於兩岸政治議題的認識過於狹隘,亦即認為在兩岸間談政治就是談統一,兩岸政治談判就是統一談判,將目前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簡單地等同於實現兩岸統一。由於目前統一條件並不成熟,且在台灣主流認識中,實現統一就是大陸吞併台灣。因此,台灣社會無疑會排斥發展如此認識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十八大”報告關於探討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的政策訴求已經明示了和平發展階段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基本定位。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牽涉很廣,包涵兩岸政治定位、兩岸軍事互信、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等。須對和平發展階段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概念進行正名,努力改變台灣民眾對於兩岸政治議題過於窄化的傳統認識。

  二是具體化現階段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內涵。朱愛莉表示,發展兩岸政治關係對於台灣民眾而言,既陌生又敏感,而人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恐懼。馬英九在回應媒體關於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議題時強調大陸方面應先提出兩岸和平協定的實質內容,說明和平協定應扮演何種角色,可否讓兩岸關係比現在做得更好。雖然此番表態明顯得表現出馬英九對和平協議的消極被動,但客觀上亦挑明瞭一個事實:和平協議內涵的具體化非常重要。對於兩岸和平協議的內涵可通過各種管道以各種方式進行探討並尋求共識,在此基礎上向台灣民眾說清楚道明白,反復講持續講,特別是將兩岸和平協定與和平發展的關係以及與為台灣民眾謀福祉的關聯度理清說白。兩岸有識之士均須主動介入台灣社會領域的輿論生產,成為重大兩岸政治議題的影響者與定義者。

  三是持續加強兩岸文化交往。廣義而言,文化領域包含政治認同和人際交往。加強兩岸文化互動有助政治難題的解決。

  四是建立對發展兩岸政治關係有利的輿論導向,以在台灣內部持續累積發展兩岸政治關係勢所必然的社會氛圍。對此,朱愛莉還提出了四個導向。導向一:政治、經濟無法截然分開,經濟需要政治保障。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同步發展的兩岸關係才是健康、和諧的兩岸關係;導向二:目前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階段性目標是為和平發展的制度化掃清障礙,並可避免因誤判而導致衝突;導向三:兩岸和平協定是對和平發展制度化安排的表現形式;導向四:兩岸一家親,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兩岸對中華民族的未來承擔共同的責任與權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