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網透視三峽工程:蓄水是否誘發大地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09:32:10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近日,新華網透視三峽工程八大問題,蓄水是否會誘發大地震。

  據新華網報道,從論證階段到運行10年,三峽工程始終是輿論的焦點。

  泥沙淤積情況怎樣?西南大旱和三峽工程真有關係嗎?……興建20年、樞紐成功運行10周年,暨連續4年成功實現175米蓄水之際,新華社記者走進國務院三峽辦、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工程院、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等單位,向權威專家請教,並走訪了三峽壩區、庫區及下游多個地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試圖梳理解讀籠罩在“三峽工程”上的是是非非的焦點問題。

  焦點一:泥沙淤積埋大壩?

  泥沙淤積問題是三峽工程最主要的技術問題之一。

  面對泥沙問題,三峽水庫採用“蓄清排渾”的方法,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以此減少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

  近年研究表明,三峽水庫泥沙入庫量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根據中國工程院2013年《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評估綜合報告》,自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以來(2003年至2012年),入庫年均水量變化不大,但入庫年均沙量為2.03億噸,為1990年前均值的42%。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水庫上游來沙減少趨勢仍然持續,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庫懸移質輸沙量為1.83億噸,僅為1990年前均值的38%。

  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性評估項目組組長、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沈國舫院士認為,三峽入庫泥沙量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上游不斷實施水土保護工程,水土流失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三峽上游新建了一系列水庫,對泥沙有一定攔截作用。他表示:“今後,隨著三峽上游新建各大水庫的蓄水攔沙和上下游水庫的聯合調度,三峽水庫的泥沙淤積總體會進一步緩解,三峽水庫可以在100年內維持200個億的庫容量。”

  目前,三峽水庫已蓄水運用10年。2009年以來三峽水庫採取提前蓄水、中小洪水調度、汛限水位上浮等優化調度措施後,年均淤積沙量僅為論證階段預測值的45%,防洪庫容的淤積好於初步設計階段預測水平。2012年,三峽水庫採取了庫尾減淤調度、沙峰調度措施,進一步減少了庫尾及庫區泥沙淤積,有利於水庫更長時間保持有效庫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