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六:珍稀物種今安在?
三峽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三峽工程批准建設之前,科研工作者曾赴實地進行全面考察,並就三峽工程對當地動植物可能存在的影響進行了嚴格論證。
從陸生生態系統來看,三峽庫區陸生脊椎動物不僅可以主動遷離庫區,而且在庫區以外有廣泛分布,不存在滅絕的危險。對於珍稀陸生植物,有關部門採取了種質資源保存、植物園保存、野外遷地保存、就地保護等措施。
從水生生物看,三峽工程影響區內共存在6種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包括白鰭豚、白鱘、中華鱘、達氏鱘、江豚和胭脂魚。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物種,我國先後設立了河口中華鱘和白鱘幼魚保護區、葛洲壩壩下中華鱘保護區、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等,並實施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幼魚放流。
中國工程院的試驗性蓄水階段性評估報告顯示,長江上游幹流江段的特有魚類資源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種類減少、種群空間分布改變、種群數量變動。魚類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也有差異,如中華鱘在葛洲壩截流後迅速適應環境,在壩下形成了新的產卵場。中華鱘研究所於2009年突破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難關,使該物種保護工作擺脫了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具備了人工條件下物種長期保存的能力。
焦點七:黃金水道攔腰斷?
近年來,三峽大壩船閘時常出現大批過壩船舶待閘的現象,不少人開始懷疑三峽工程對長江黃金水道的影響。
在三峽工程建設前,川江航道等級低、通航條件差,制約了長江航運的發展。重慶至宜昌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內,有激流灘、淺灘、險灘139處,絞灘站24處,單行控制航段46處。三峽工程蓄水後,渠化了重慶以下航道,消除了壩址至重慶之間所有灘險、單行控制河段,川江全線實現全年晝夜通航。
統計數據顯示,1949年,長江幹線貨運量僅191萬噸;葛洲壩樞紐通航後,2002年該區段的貨運量達到最高值1800萬噸。三峽船閘通航使得長江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由一千萬噸提高到五千萬噸以上。近年來,過閘貨運量穩步增長,2011年通過船閘貨運總量達到10033萬噸,提前19年實現船閘年單向5000萬噸的設計通過能力指標。
三峽集團公司近年來加強船閘運行管理,先後採取了156米水位下船閘四級運行等拓展船閘通過能力措施,逐步提高過閘效率。2008年至2012年試驗性蓄水期間的年均通航率為96.25%,高於84.13%的設計指標,相當於每年多運行了1000餘小時。
專家表示,為應對長江航運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滿足日益增長的過閘需求,要推廣和普及船型大型化、標準化、系列化,縮短閘次間隔時間,提高閘次利用率,增加平均每閘次船舶載重噸,進而提高通過能力,拓展三峽工程航運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