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單板滑雪女子U形槽比賽中,來自哈爾濱體育學院的中國選手李爽奪冠。 |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比賽已近尾聲,中國代表團才收獲本屆大冬會的第二枚金牌。不過,與其他“中國代表團”習慣的談金論銀氛圍不同的是,這個代表團裡並沒有因為金牌數量稀少而彌漫著壓抑或沮喪的情緒。反倒是對學校體育普及和校園聯賽開展等問題的探討,更能引起團員的共鳴。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常務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楊立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競技體育當然要靠成績說話,但按教育規律開展學校體育,才是體育教育的根本。
正是因為對金牌的看淡,從2003年大運會代表團組隊資格由體育部門正式移交教育部門之後,大體協就開始逐步提高大學生運動員的比例。楊立國告訴記者,今年參加喀山夏季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裡,大學生運動員的比例已達到87%,而這次參加特倫托冬季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中,也沒有一線國家隊選手的身影。
“儘管成績不會太好,但大運會代表團向大學生運動員傾斜的組隊原則不會改變。”據楊立國介紹,由於冬季項目的開展受地域限制,無法進行大範圍的選擇,只能依照運動員在國內外比賽的成績排名來定。但夏季大運會參賽選手的選拔,完全是按照選拔賽的成績來定,“像這次參加喀山大運會女足比賽的,就是中國中醫藥大學校隊,該隊拿了全國大學生比賽的冠軍,理應由她們組隊參賽。”
不在參賽資格和興奮劑問題上出現醜聞,一直是大體協堅持的組隊“生命線”,為此,大體協還專門處理了一名漏查問題選手資格的幹部。
不過,淡化金牌並不等於不思進取。高校自主培養的高水平運動員的出現,對於學校體育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楊立國告訴記者,像2005年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冠軍、“眼鏡俠”胡凱,今年在喀山大運會上拿到獎牌、並在遼寧全運會上一舉奪得男子跳高冠軍的王宇,都是清華大學自主培養的高水平運動員。“體育是人類文化的結晶,運動員如果知識面豐富,思維敏捷,自然會走上競技水平的新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