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地區政策差異或影響中國治霾成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6 09:12:35


大霧籠罩在北京上空,央視新址大樓只能看到一個模糊輪廓。(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香港《南華早報》12月20日載文《地區治污政策差異可能使中國的治霾》,之戰受挫》,摘要如下:

  這個冬天受霧霾侵襲的中國內地城市越來越多。
 
  環境保護主義者擔心,由於多數內陸省份和城市未被要求在2017年之前治理霧霾,地區治理空氣污染政策的差異可能導致污染產業跨省轉移,影響中央政府治理空氣污染的全國性戰役。
 
  根據官方監測數據,僅在今年12月,至少有22個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曾超過500,而且在一些城市還持續了幾天。以中國內地的標準,當空氣污染指數超過300,就被視為“嚴重污染”,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
 
  在受霧霾侵襲的城市中,只有少數城市在聲名狼藉的京津冀“霧霾帶”上。其他受侵襲地區包括位於華北的山西、中部的河南以及東部的長三角地區。
 
  然而,中國國務院在今年9月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並未明確要求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之外的城市在2017年之前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
 
  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為中心的三個關鍵城市群是內地工業化水平最高、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也是公眾對霧霾反應最強烈的地區。
 
  除三個關鍵城市群之外,其他地區只需要在2017年之前降低PM10的濃度。與PM10相比,PM2.5對人體危害更大。而且,由於來源更廣,PM2.5更難治理。
 
  分析人士說,地區政策差異說明,政府可能認為在三個關鍵城市群之外的空氣污染水平是“可容忍的”,而且相對寬鬆的治污政策也能給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