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時,邵逸夫捐出的第一筆款項便用於教育——他以校董的身份,向香港“蘇浙公學”捐贈50萬港元,為其興建一座藏書3萬多册的新型圖書館。他曾說,“中國要強大,關鍵在於教育及培養人才,將賺到的錢捐獻給教育,做一些實際的事,是我最大的心願。”
他與教育部合作,為內地教育事業的捐資則始於1985年,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七年。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由於資金掣肘,中國大學的校園建設緩慢,在網友的回憶中,逸夫樓是大學校園裡唯一的,也是鶴立雞群的新式建築:“上世紀90年代我愛在南開的逸夫樓上網,那裡有齊刷刷一排排的新電腦。”“1993年,北大東門外最宏偉的兩座新教學樓叫逸夫地學樓和法學樓,是我每天都去的地方。”“我上大學的時候,中文系所在的逸夫樓很多年一直都是武大最氣派的樓……”
1987年,邵逸夫用1億港元幫助內地10所大學興建圖書館或科技館,隨後,每年他都保持著穩定的捐款數額。在他去世的前一年——2013年,邵逸夫基金向內地教育事業捐資兩億港元,主要用於16所大學教學設施的建設,以及浙江大學邵逸夫醫療和醫學研究中心的興建。
除了支持學校的硬件建設,“樓主”邵逸夫還是“東方諾貝爾獎”的設立者。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便告訴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自己想要設立一個像諾貝爾獎一樣的科學獎。這個想法在2002年變為現實,目前已經連續頒發10次的“邵逸夫獎”涵蓋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領域,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其金額媲美諾貝爾獎。
更引人注目的是,許多邵逸夫獎的獲獎者在得獎後不久,也拿到了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