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人士:恨鐵不成鋼
針對“檢討紀要”,綠營也有不少批評。本來,這份文件原擬叫“總結報告”,最後卻成了“檢討紀要”,變成了一份會議摘要參考。不難看出,民進黨內各派意見遠未統一。
外傳有意競逐下屆黨主席的民進黨“天王”謝長廷這兩天已經三度開腔批評“紀要”。謝長廷直言,“紀要”內容模糊,“沒有讓人很有感。”“紀要”宣稱民進黨站在“主流價值”一邊,謝長廷說,民進黨有個不公開的民意調查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滿意度僅27%。“為什麼我們站在‘主流的價值’,但是滿意度卻是27%呢?”謝長廷說,他在會上的發言,是鼓勵蘇貞昌“扛起來”,“因為現在大家恨鐵不成鋼。”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撰文表示,不管是城市交流或智庫交流,民進黨早已落實推動,並不需要“檢討紀要”來強調。“真正攸關民進黨兩岸交流困境的核心問題,是民共兩黨仍然缺乏兩岸對話基礎”,但民進黨各種試圖改變兩岸核心論述的新嘗試卻無一過關。
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政治大學教授童振源表示,報告沒調整既有政治立場,大陸恐難與民進黨展開積極交流。
不過,民進黨也沒把門關死。在謝長廷派系的呼籲下,民進黨下一階段可能會舉行兩岸政策辯論。民進黨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是第一階段的結束,也是下一階段的開始,所以黨主席蘇貞昌思考“辯論是可行的方向”。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也表示,辯論“不失為要做的事”。
民進黨當然可以開展新一波兩岸政策辯論,只是如此曠日持久的原地轉圈之後,外界究竟還能有多少期待?
台媒評說
《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柯建銘已喊出破“盤”價,民進黨要加入兩岸弈局,基本消費額就是“凍獨”。民進黨不能說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已經取代了1991的“台獨黨綱”,因為“台灣前途決議文”明文主張“揚棄一中原則”。至於“憲政共識”,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再者,“檢討紀要”主張“地方政府交流”及智庫交流,其實陳菊、蘇治芬、賴清德皆已訪陸或訪港,可見此一主張已遠遠落在政治現實之後;一方面謂將營造對於陸配、陸生、陸客的“友善環境”,另一方面卻又在《服貿協議》死纏惡鬥,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在在可見,這一本“檢討紀要”,其實是滿地的碎盤子,端不上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