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與“台獨”
政治上的模糊與爭議並未阻擋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但也出現一個頗為弔詭的現象,即經濟上的融合併未相應帶來台灣民眾對兩岸統一認同的提升,相反,不少民調還顯示台灣民眾在統獨意向上呈現“統降獨升”的趨勢(儘管其中有些民調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檢驗)。台灣民眾之所以有這樣的心理趨向,與其受到島內一些政治勢力操作影響有關,與其在過去一二十年受李、扁政權主導性文宣灌輸而形成的思維慣性有關,也與其對“統一”與“台獨”概念的理解有關。例如,有些台灣民眾認為“統一”會改變現狀、“破壞”現有的生活方式,因而拒絕“統一”選項,有些台灣民眾則以為“獨立”更能鞏固現有生活方式,因此選擇了“獨立”選項。因此,清楚論述“統一”與“獨立”概念,對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影響台灣民眾心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探析一:甚麼是“統一”?
國民黨當局以前認為軍事反攻大陸,重新拿回全中國的政權就是統一,後來改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主要指以此制度消滅彼制度。但近年來國民黨從其黨綱中刪除“統一”字樣,公開表示“尊重台灣人民有選擇台獨的自由”,並表示至少最近2個執政期內“不統”。所以,儘管國民黨有時仍稱其希望未來中國能統一,但在實務上基本放棄對“統一”的宣示與解讀。大陸方面在上世紀80年代指出“統一”就是兩岸實現“一國兩制”,而且台灣比港、澳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因應2008年後的新形勢,大陸方面正式提出“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⑬不過,對於甚麼是“結束政治對立”,大陸官方至今尚未出台進一步詳細系統的解釋。這裡只能從大陸相關政策上推論:首先,“結束政治對立”不是終結國、共雙方自上世紀以來對中國發展道路的不同追求,不是消滅兩岸政治社會制度建設的差異,因為“一國兩制”現在依然是大陸對台政策的基本方針,而且是對“和平統一”後的狀態描述;其次,“結束政治對立”也不僅僅是“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因為大陸方面認為,結束敵對狀態而簽署的兩岸和平協議並非一步到位的“統一協議”;最後,由於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的再造”,所以“結束政治對立”不是“主權”層次的問題,似乎只能是“治權”層次的問題。然而,因為大陸對台政策用語中沒有“治權”這個詞,所以似應理解為“執政當局的管理權”,當然,這種管理權也不能僅理解為“公權力”,因為推動兩岸相關公權力相互承認與合作是今後兩岸關係進一步和平發展的一個方向,⑭所以不可能認為其完全是“對立”的並且要“結束”之。綜上所述,為了釐清“統一”的概念,對於“12·31講話”中“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句話中的“政治對立”,除了已有的歷史敘述外,相關方面恐怕還需要進一步闡釋其現代意涵。
探析二:甚麼是“台獨”?
在這個問題探討上,須加入民進黨這一關鍵角色。傳統上認為,“台獨”就是更改台灣“國號”,建立“台灣共和國”,並從法理上宣佈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民進黨1991年黨綱因其中有“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的論述而被普遍認為是“台獨黨綱”,就是明顯的例證。⑮但1999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間接承認“中華民國”(“領土”僅限台澎金馬及其它台灣附屬島嶼)後,不必更改“國號”也可以是“台獨”成為該黨主流意見。陳水扁執政期間嘆息“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裡的“台獨”主要指通過進一步“修憲”甚至“制憲”完成的“法理台獨”,這也是中國大陸乃至美國等國際政治勢力強烈反對的“台獨”形式。不過,應該說,現在民進黨內多數意見認為無須再去“修憲”以實現“法理台獨”,因為經過上幾次“修憲”後,台灣的“總統”和“中央民意代表”已經僅僅由台澎金馬地區選民選舉產生,這已在“憲政”意義上實現“法理台獨”了。當然,國民黨不認可這種解讀,認為“中華民國”依“憲法”規定仍包括中國大陸乃至外蒙,除非通過“修憲”對“固有之疆域”進行變更,將領土縮小至台澎金馬,否則談不上實現“台獨”了。大陸方面對“台獨”的理解更為廣泛,除了上述“台獨”形式外,也曾把“一國兩府”、“兩個對等政治實體”、“階段性兩個中國”、台灣謀求加入聯合國及其它政府間國際組織、台灣領導人出訪大陸建交國特別是美國等重要國家視為製造“台獨”或“兩個中國”的表現形式。⑯從某種角度看,大陸方面認為製造“一中一台”與“兩個中國”並無本質區別,其實質都是分裂中國。不過,大陸方面也從未對“台獨”進行過完整清晰的定義,⑰有些出現在大陸官方文件及相關文宣中對“台獨”的闡述,尤其是涉及台灣有關涉外活動的部分,台灣相關政治派別並不認同。可以說,何謂“台獨”在兩岸尚未形成公認的定義,這可能會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了一些隱患,因為某種行為在一方看來是“非獨”的行為,而在另一方看來則是挑釁性的“台獨”行徑,這將使雙方可能形成的“反獨”合作受到衝擊。
“藍營”與“綠營”
緊隨著上文的“探析一”、“探析二”,本應還有更重要的“探析三”,即:“現狀”是甚麼?因為“統一”是未來式,也許還是較久以後的未來式;傳統意義上的“台獨”事變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難以發生。擺在佔台灣民眾絕大多數的主張“維持現狀”的人面前,“現狀”是甚麼才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可能就涉及另一組與兩岸關係有密切關聯的重要概念——“藍營”與“綠營”,並進而展開如下三個思考:
思考一:目前藍、綠以何分際?
“藍營”與“綠營”名稱的由來最早緣於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的黨旗顏色,但傳統上藍、綠分野又似乎主要與統、獨立場的區分相關,所以較傾向兩岸統一的新黨、親民黨也被划入“泛藍”陣營(當然也與其源於國民黨有關)。不過今天再認為統獨立場是藍、綠兩大陣營區分的依據恐怕有失準確,儘管這一立場仍保留一定的區分意義。現在國民黨的支持者不一定支持統一,民進黨的支持者也不一定支持“台獨”,所以從政黨支持率上無法準確反映“藍營”與“綠營”的實力對比。而由於影響選舉結果因素的複雜多樣性,即便是台灣“中央”層級的選票數據,也不能作為藍、綠百分比的準確依據。那麼,能以是否認同“中華民國”來判別藍、綠嗎?恐怕也不行,因為“中華民國”已經成為台灣島內“最大公約數”,民進黨在1999年就有條件地認可了“中華民國”,後來黨內又有人提出“憲法共識”,要求進一步認同“中華民國憲法”,還有人主張“凍結台獨黨綱”(雖然都尚未成為民進黨內主流意見,但無疑往改善兩岸關係方向邁出了積極的步伐),可以預測,為了重新贏回執政權,民進黨今後可能在認同“中華民國”上再邁新步,甚至不排除宣示“對中華民國憲法概括承受”——“概括承受”意味著也接受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誠如是,這將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重要轉變,應予以肯定和鼓勵,但也不能過於樂觀:因為何謂“固有之疆域”,在台灣藍、綠之間並無共識,尤其是島內相關“大法官釋憲”和司法判決進一步造成了該問題在法理上的混亂,⑱相關綠營人士完全有可能把“固有之疆域”解讀為台澎金馬。因此,對“現狀”是甚麼,即兩岸是同屬一個國家,還是兩岸是兩個國家(或“一邊一國”)的回答,應是區分台灣內部因認同問題產生不同陣營的關鍵。
思考二:藍、綠分際是否將消失?
近年來學界有觀點認為,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出現“中間化”的趨勢,傳統的省籍與族群對立在淡化,民眾的關注重心逐步從統獨問題轉移到民生問題。⑲那麼,未來藍、綠分際會消失嗎?筆者以為,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台灣還將分為兩大陣營,因為:其一,台灣的選舉制度,尤其是“立法委員”選舉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從機制上極大地擠壓了第三黨的成長空間,未來台灣兩黨制格局將進一步固化。洪仲丘案後台灣街頭運動顯示的是島內公民社會成長的力量,但要轉化為獨立於國、民兩黨的政黨力量可能性不大;其二,對台灣內部民生問題的關注轉移不了對兩岸關係定位的分歧,甚至還可能在一定情形下催化有關“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的激辯,最近島內有關“兩岸服貿協議”的交火就是明顯例證。只要國際與兩岸格局未發生重大變化,台灣內部在認同上的分歧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還將存在。不過筆者也認為,未來所謂藍、綠“基本盤”會進一步萎縮。參政熱情高漲、支持者政治理念相對固化是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響的東亞社會普遍現象,但這種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政黨輪替的常態化將不斷遞減,騰出的空間將讓位於更多較為中道、較無固定支持對象的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