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星:經濟增長是拉動就業的火車頭,但在同樣的經濟發展速度下,不同的經濟結構會有不同的就業彈性系數,對就業的拉動能力也大不相同。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統籌考慮經濟和就業問題,在保持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同時,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一方面應大力拓寬第三產業這一就業主渠道。我國第三產業就業規模在2011年首次超過第一產業,已成為新增就業的主渠道,但2012年也只有36.1%,還遠低於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我手頭這本《2013年中國統計摘要》列出了31個國家的就業結構,第三產業就業規模在60%以下的只有10個,其中在40%以下的只有3個國家,可見差距之大。差距就是潛力。今後一個時期,解決我國就業問題,主要潛力就在第三產業。我們應當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金融服務業、生產服務業和社區服務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當然,第三產業發展是建立在第一、第二產業發展基礎上的,在提高第三產業就業份額的同時,要通過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積極發展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企業,穩定第二產業就業份額。注重發展現代農業、精細農業,挖掘第一產業就業潛力。
另一方面要積極扶持發展中小企業。如果說,從產業結構講,第三產業是擴大就業的主渠道,那麼,從企業類型看,就業的主渠道則是中小企業。發達國家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占90%,我國為75%。顯然,潛力很大,應加大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