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習近平同志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省域一級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力軍。一個時期以來,面對資源、環境約束和轉型升級壓力,很多省份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和突破口。我國區域自主創新水平正處於穩步躍升階段,但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以新視野、新舉措來謀劃和推動。
我國區域自主創新水平正處於穩步躍升階段
自主創新成為區域發展戰略。“十一五”時期以來,許多省份調整了發展戰略,把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到戰略層面,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有的省份明確提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的路徑和思路。比如,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湖南等省份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戰略目標,重慶、湖北、遼寧、吉林、新疆等省份把未來發展鎖定在自主創新上。在創新重點選擇上,各地大都瞄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瞄准節能減排支撐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瞄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創新資源的集聚和流動。
企業成為區域自主創新的活躍因素。企業在區域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得到確立,由“配角”轉變為“主角”。眾多企業走上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爭取高附加值的“高新之路”,創新要素和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的趨勢明顯。企業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數量、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等上升很快,許多省份企業研發投入占區域研發投入的比重由過去的三成提高到六成以上。
產學研結合不斷深化。產學研結合的實質,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各地產學研結合開始超越以往的信息溝通、成果展示、人才培養等方式,逐步向項目合作、共建研發機構等高端合作發展。其中,共建研發機構、打造產學研平台、建立產學研技術聯盟和委托研發成為主要形式。企業在大學設立研發機構,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中心和中試基地,是許多地方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主要做法,對於加快創新資源集聚和科技優勢向創新優勢轉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體系建設得到加強。作為新技術、新知識產生、流動和轉化的重要載體,各類區域技術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發展很快。這些創新體系的形成,有的是由政府主導或由市場和政府共同主導的,有的是靠“外引”力量,有的是靠“內生”力量。其中,較為典型的是兩大“三角”地區:依靠現代化商業氛圍、深厚工業基礎、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區域經濟體聯動的長三角區域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依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良好融資條件、寬鬆政策環境、領先的商業意識和完善的市場機制以及毗鄰香港區位優勢的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區域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