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騙不了人的,騙人的是如何去玩弄數字解讀,造成印象的落差。作為一家香港頂級的學術機構又怎會不明白如此道理,為何數字被利用曲解,從不見鍾教授出來指正?我不是陰謀論的愛好者,不懂得後面有否故事,我只不能理解何解通過數字堆砌而誘使一般不懂高深研究的市民作出偏頗的印象,鍾教授你覺得需要出來解解畫嗎?
理解的差異還能說是觀點與角度,但是更玄妙不解的事情莫過於“元旦民間全民投票”手機 民調程式事件。在下實在無法理解一家嚴謹尊嚴的權威學術機構,竟然能如此粗疏地設計一個毫無價值、毫不認真的“民調投票”!任何調查,要確保有效性,第一點就是取樣(SAMPLING)要公正。手機投票和一般民調的差異在於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被動者當然可以做到隨機抽樣,但是如何確保一個主動性的投票有廣泛代表性?如果只是某特定傾向人群支持投票,怎可能解讀為全港代表性?叫“元旦民間‘全民’投票”誇張了吧?頂多是某一邊廂的支持者圈子裡面的民意。更可笑的是,連避免重複投票、身份確認,統統欠奉。再看其中內容,打開來就看到“和平佔中”四字,這你不是帶了偏頗傾向的了嗎?假定了“佔中”性質合法合理,偏向了“佔中”立場。三條問題本身都是設了立場。而且如此複雜問題,真的能“是與否”簡單回答?如果港大是中立的學術研究,怎可能搞這趟渾水?不是砸自己招牌嗎?令我無法相信鍾教授不是另有立場。
文痞行為更具破壞力
今天高度政治化的香港,事事可以上綱上線的說當權者政治迫害,就欺負公仆有口難言。“學術自由”猶如一道高高的城牆,裡面的人要做什麼,外邊的人不能也不該管,這種“自由”只靠自我完善、自我監管,造成了“學術自由獨大”;帶著既訂立場的學術派文痞行為,其實比民粹政治更具破壞力,因為其毀的是下一代人的價值觀。到底大學今天還是造才的地方,還是毀才的地方?鍾教授你能給個答案嗎?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