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改革開放改變中國人說話方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9:13:23


資料圖:2013年10月1日,在沈陽北陵公園,幾名游客手拿國旗拍照留念。
  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2月24日載文《中國:改革也改變了語言》,摘要如下:

  如果一個中國人回到30年前,他們或許聽不懂當時中國人的部分語言,反之亦然。中國30年來的改革不僅改變了國家的面貌、社會的各方面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也改變了人們說話的方式。

  相信所有人都認同語言會隨著社會變化發展改變,在當前全球化以及信息和通信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然而相對中國的情況來說,還有一個因素促使人們進行更深的思索,那就是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給中文帶來的直接改變。

  在這些變化中人們發現有些詞匯和表達方式在消失,有些詞匯是新出現的,有些詞匯的意義發生了改變。

  現在人們常說的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之前人人都談“和諧”,再之前有“三個代表”,上溯到上世紀70年代,“赤腳醫生”、“人民公社”等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語,但現在提起可能不少人都不太理解其含義了。

  作為經濟和社會變革的結果,有些詞匯消失了,例如“糧票”或者“布票”,它們在幾十年前可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樣一些新詞匯開始出現,例如“周末”、“酒吧”、“咖啡館”,到了今天,以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如“打折”、“降價”等成了常用的詞匯。

  上世紀70年代的生活比現在更“公社化”。兩個熟人見面,常說的是“吃了嗎”“從哪兒來”“去哪兒”,類似於現在的“早上好”。多年前,“先生”、“女士”、“小姐”稱謂便取代了“同志”,而“同志”現在有了新一層意思,即指“同性戀”。

  現在還有一些詞匯是舊詞新意。例如在毛澤東時代和字典中形容地主的詞語“土豪”在今天重新開始流行,但語帶酸味和諷刺。

  中文的最大變化之一是因為經濟特區成立,台港澳企業家到內地創業造成的。這個事件帶來了兩個非常重大的現象。首先它意味著傳統漢字在內地的“回歸”。上世紀內地曾簡化了很大一部分漢字,創造了簡體字。台灣香港投資人員來到經濟特區後,雖然簡體字仍是官方語言,但繁體字開始與之共存。鄧小平用“一國兩制”定義了內地與香港的關係,那麼可認為漢字也可定義為“一字兩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