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並非危言聳聽,從1978年教育部恢復研究生招生算起,高校研究生教育已走過30餘載的蹉跎歲月,分析此中的沉浮得失,完全可以用王小波的三本書名作劃分。倘若說在上世紀末,大學教育仍為精英教育,研究生培養因為其嚴進嚴出而備受用人單位歡迎,它是研究生教育的“黃金時代”,那麼本世紀初至研究生擴招的最初幾年,則是“白銀年代”:大規模的擴招尚未開始,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也還差強人意,研究生就業雖不至於熱得灼手,也不至於太困窘;而大規模擴招至今,則無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黃銅時代”:規模龐大、教育質量時有醜聞爆出,就業更是令所有人憂心忡忡。
更進一步說,較之研究生教育擴招的十幾年,低就業率其實還不是它失落的全部,它最大的失落,其實在於遺失了整個社會對此種高學歷培養模式的認同。關於這一點,報章坊間已經看得很清楚。就研究生報考的動機看,很多報考者並非奔著學術或自我提升而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就是為暫時尋找就業的“避風港”;具體到培養模式上,本應該以學術能力為參照的培養路徑,卻常常被簡單化地定義為,應該“發表多少論文”“獲得多少證書”,於是一個導師帶上數十個研究生也就不足為奇了。作坊般的培養方式,自然只會造成低能的高學歷者,最終被熱衷於人口紅利的利益社會所冷落,演變成就業上的不盡如人意。
就整體素質而言,我相信絕大多數研究生高過中專生、大專生,但當就業市場以及觀察者都開始對此持否定態度,這說明重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社會信任迫在眉睫。大力度的擴招需要放慢腳步,與此同時,研究生招錄與教育模式也要改革,比如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能否更多賦予高校甚至是具體導師自主權?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以科研項目為培養內核,令學生都從中獲得學術性收益。但無論從怎樣的視角來評判,“研究生等同於中專生、大專生”都是一種嚴重的警示,崔向群院士的批評需要被教育管理者聽見。
(作者:王聃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