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記者 楊天編譯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底展開了歐洲之行,並在28日於柏林發表演講,闡述了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強調了睦鄰友好的重要性。面對緊張的東北亞局勢,中日矛盾成為了地區問題的焦點。
日本《外交官》雜誌網站刊發韓國延世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金凱(Jin Kai,音譯)文章指出,中日之間的矛盾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原因,想要解決中日矛盾,就必須靠中日兩國自己的努力,美國的干預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文章全文編譯如下:
中國有句諺語,“一山難容二虎”。按照這個道理來看,崛起的中國不可避免地會被地區內傳統的主導國家和同盟看成威脅。這句諺語的確體現了中國人的想法和擔憂,美國的亞洲策略似乎證明中國的確在擔心美國重返亞洲,甚至會限制中國。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國和美國有足夠的理由保持和平,尤其是從兩國相隔的“距離”來看。但實際上所缺乏的也許是這樣做的願景和勇氣。中國和美國的紛爭並非絕對的生存問題,而是要更加的象徵化。美國試圖加強第一和第二島鏈,體現了美國希望能從崛起的中國那裡得到更多的尊重。美國在尋求中國對其主導地位的認同甚至是默許,但這種主導地位現在也陷入了極其微妙的窘境。
其實美國非常幸運了,由於地緣政治和一些傳統因素,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給予了美國足夠的戰略空間,令其可以在自己領土之外發動攻擊,或者啟用有效的防禦措施。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加拿大或者墨西哥有中國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口或GDP,美國在北美洲還能像現在這樣總是佔據上風嗎?
中日關係就大不一樣了,東亞戰略十分複雜,而地區戰略的餘地又十分狹窄。舉個例子來說,十多年來,朝鮮和問題已經把六方會談的其他五方困在了無窮無盡的馬拉松裡,而朝鮮現在卻成功具備了主要的核能力,這顯然不是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