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形象和華人的作用
馬來西亞一共有三大民族: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馬來人約占總人口的55%、華人占24%、印度人占7.3%、其他民族占13.5%;馬來人以農為主,主要居住鄉村,而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群體則以城市生活為主;每個族群分別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
自1997年以來每年農歷中秋節,馬來西亞華人都會在全國各地舉行“各族同歡慶中秋”的各式晚會,同時邀請所有非華人的馬來西亞國民參與慶祝,首相或副首相屆時都會出面支持華人的這個節日,並以華語問候大家。首都吉隆坡的中秋之夜,城市主要街道總是被華人們布置得多姿多彩,舞龍、舞獅和點燈籠等充滿著中國傳統特色的歌舞節目吸引著各民族市民,甚至有許多西方遊客參與其中——他們快樂地手提燈籠四處游走。
“中秋節從2003年起已經被定為官方旅遊慶典活動,證明600萬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已經得到了明顯提高。”擁有100多萬名黨員的馬華負責人介紹,“這樣的情形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教育方面都有了共同的表現。”馬來西亞中秋節的活動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關於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
位於著名城市馬六甲的鄭和紀念館及其一系列歷史物品已經得到了豐富和更良好的保護。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馬六甲分會負責人表示:“鄭和是一名和平的使者而不是侵略或殖民者,他不但是我們華人的驕傲,也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是中國政府友好、和平外交的一個象徵。”
和所有東南亞華人一樣,馬來西亞華人也曾經走過一些曲折,甚至是不堪回首的歷史道路,但是隨著世界局勢的變遷及馬來西亞國內政策的調整,華人的生存狀況一直在向良好的方面發展。馬華的負責人說:“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華人自身的不懈努力,也有馬來西亞其他民族觀念的轉變,最重要的是作為華人的發源地中國的日益強大,並且在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馬來西亞新聞部的華人官員表示,中國在世界上開放和進步的姿態值得稱耀,也使中國的文化和經濟得到了更好的推廣,這些對於馬來西亞有利無害,所以馬中關係會一直友好地保持下去。
2009年全球華商1000強有77家出自東南亞,其中馬來西亞就占了25家。2010年,馬來西亞排名的十大富豪中有8位是華人,榜首郭鶴年家族財富高達120億美元。由於馬來西亞各種族都竭力壯大,經過多年的發展後已基本形成“馬來人控制政治權力,華人控制經濟力量,印度人居中”的特殊格局,也正因為“各有所長”的平衡因素,馬來西亞的國內政治局勢相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