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在荷蘭國王和王後的歡迎晚宴上,習近平選擇了一套立領禮服,有的新聞報道認為這是一套“立領中山裝”,其實這套衣服和中山裝是不同的衣服。
《博客天下》報道,在和荷蘭國王見面時,習近平選擇的是深色西裝,在大多數商務場合,深色西裝是可以作為“正裝”來使用的,不過在一些極其隆重的場合,尤其是涉及學術、貴族、皇室的活動,正裝指的是燕尾服、白領結、綬帶等全套裝備,高筒禮帽一般已經不再使用。
西裝對西裝的情況下,如果再穿西裝對國王陛下的燕尾服,未免顯得有些失禮。不過東方人的身材大多不適合燕尾服—(莫言在得獎的時候穿燕尾服顯得很不自在)。和高出一頭的國王相比,習近平更好的選擇,是一套有民族特色的衣裝,從效果上來看,立領禮服反饋不錯。
在中國歷史上,另一位善於自己創造和設計服裝的國家領導人,是被尊為“國父”的孫中山,習近平穿著的立領禮服受孫中山的衣著影響很大。民國初期的政治家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國際環境,過去的頂子翎子突然廢止,和國際交往或者對國內展示的時候,人們進入了一個亂穿衣的混亂期,袁世凱、黎元洪這樣軍人出身的政治家會選擇去掉軍銜的軍便服,黃興這樣的革命者會穿著西裝,倡導議會政治的宋教仁則選擇西裝和立領襯衣,孫中山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則希望創造出一種百搭的中國文官服飾,這就是影響了中國近百年的中山裝。
中山裝的藍本,有人認為是南洋華僑的企領(立領)便服,有人說是軍便服,不過看起來最接近的仍然是日式校服和日式的陸軍士官制服。孫中山在日本流亡多年,還和日本姑娘戀愛過,改造常見的日式制服可能更接近現實,不過後來中國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們往往不願意承認這種國服源於日本了。
中山裝是一套政治服裝,根據國民黨後來的解釋,五個扣子代表五權憲法,衣袖上三個扣子代表三權分立,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背後不開縫,意思是國家不能分裂,其實很多服裝都是類似的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