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消除中日對立、構築新型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6 16:03:04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思考新型日中關係學者會近日在東京召開“探索現代日中關係的源流——重新檢證1970年代”國際研討會。來自日、中、美三國的約200名學者和記者,圍繞“如何消除中日對立、構築新型關係”主題展開了積極討論。日本《新華僑報》刊文認為,鑒於交流對促進瞭解、增進感情的效果,中日兩國的歷史交流,作用是不難想見的。摘要如下:

  紀實電影《南京——被割裂的記憶》中文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4月5日首次上映。據導演松岡環介紹,影片共收錄6名日本老兵及7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證言,通過這兩個層面介紹和解說歷史,以此種相互印證的方式,證明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屠殺、強奸、掠奪等滔天罪行。雖然多次受到日本右翼的威脅,但基於良知以及對歷史的責任,松岡環堅持以歷史鏡頭作為反擊手段。眼下,影片的第三部正在編輯之中。

  今年2月,日本講談社十卷本《中國的歷史》的簡體中文引進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這套由日本中國史領域頂尖學者撰寫的通俗歷史讀物,不僅創下了良好的市場業績:首印的兩萬套剛上架即供不應求,很快就加印了三次,更引發了中國出版業界對學術出版的討論與思考。

  上述消息,均涉及中日兩國,聚焦于歷史領域,且不乏互動和對歷史的認知與解讀。共同點如此之多,不妨深思這一問題:中日兩國的歷史交流有哪些意義?

  首先,中日兩國的歷史交流,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作為先進文化的輸入方和學習者,歷史上,日本在長期從中華文明中汲取營養同時,對中國社會開展了深入詳盡的研究。由於文化上的傳承關係,日本在此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顯然比歐美國家要小得多。淵博的知識面,則讓以嚴謹著稱的日本學者具備寬闊的學術視野,在通識上更勝一籌。

  如此種種,非但為日本中國學的興盛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確保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可讀性。由是,不論日本學者的中國學研究成果,還是他們採取的研究方法,都能夠成為中國反觀自身的一面鏡子,給予啟示和借鑒。

  其次,中日兩國的歷史交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毋庸置疑,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是中日矛盾的焦點和核心。而如果注意到這樣的史實:土地割讓往往發生在侵略戰爭結束後,並作為條款寫入雙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是歷史衝突的產物,完全有理由斷言,緩解矛盾,“心病還需心藥治”。

  通過明治維新實現富國強兵後,日本在1894-1945年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巨大損失和深重災難。雖然1972年邦交恢復正常使兩國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多次得益于日本的援助,但時至今日,日本始終未曾道歉反省,且仍有少數領導人在歷史問題上言行頻頻出錯。

  此舉非但撕裂了中國民眾原本並未愈合的感情傷痕,使其對日本的憤怒和厭惡情緒越發強烈,也增加了問題的複雜程度和解決難度。中日兩國圍繞歷史問題的矛盾分歧,很大程度上即源于此。

  冰凍三尺既非一日之寒,融冰化暖自然須假以時日,具備信心、耐心和恒心。鑒於交流對促進瞭解、增進感情的效果,中日兩國的歷史交流,作用是不難想見的。

  一方面,此舉有助于雙方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堅信:雖然間或出現不和諧音,甚至尖銳刺耳,但和平友好的主旋律並未因此而偏離;另一方面,此舉幫助雙方在瞭解彼此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反思導致矛盾、對立局面何以產生,並且向前任國家領導的處理方式取經學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