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是問題的實質
《中國社會科學報》:結合當前社會思潮,您認為,分析毛澤東的“憲政”觀,在今天對我們有哪些現實意義?
汪亭友:當下國內關於“憲政”的觀點很複雜。其中,一些人是主張完全照搬西方憲政的自由主義憲政派,其核心觀點是,取消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另一些人則希望先爭取實現“社會主義的憲政”,待時機成熟,再謀取實現西方憲政,在其布局中,“社會主義的憲政”只是過渡,走西方憲政之路才是最終目的。
此外,還有一些同志主張維護社會主義憲法,維護共產黨執政地位,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但同時認為,我國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搞“憲政”,並把這種“憲政”稱為“社會主義的憲政”或“無產階級專政的憲政”。這與前述兩種觀點有本質區別,其出發點是好的,但續上“憲政”二字,反而徒增紛擾。因為我們要發展的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一些同志誤以為法治就是“憲政”,搞法治就一定要搞“憲政”。殊不知,法治雖同“憲政”有聯繫(大凡現代憲政國家都主張法治),但兩者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道理很顯然,因為凡主張法治的國家並不都被西方認同為有“憲政”,因為他們說的“憲政”有特定內涵,是一個特定的“框子”或者“外套”。對此問題,需要像毛澤東那樣作具體的、階級的分析。
歷史地看,“憲政”同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維護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反映資產階級利益和意志的政治制度,無論是君主立憲的“憲政”,還是議會制、總統制的“憲政”,都沒有改變“憲政”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實質。毛澤東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英、美、法等國的“憲政”是“吃人政治”。如果忽視這樣一個歷史和現實的經緯,把在西方被穿得油乎乎的“憲政”外衣當作一件可以到處招搖的華麗的袈裟,那就恰如魯迅所說的,“拿著尿布當軍旗”。
毛澤東從不迷信國外的制度,即便談“憲政”,他也是強調從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實際出發搞“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我國的人民民主與西方所謂“憲政”有著本質的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我們講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從來不是要否定和放棄黨的領導,而是強調黨領導人民制定、執行憲法和法律。當今,一些人套用西方“憲政”概念,拿西方憲政來框定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其意圖是要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同我們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對立起來,認為只要不放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承認中國是法治國家,就認為中國還沒有真正的憲法,就還要“制憲”,這顯然是別有用心的。
(文章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 汪亭友 唐紅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