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讀者這樣評價程虹的作品,“在傳授學識的同時,作者也在和讀者分享寧靜之樂,從細微之處品味哲理”。
其實,在中國社科院讀博士時,程虹就開始專研美國文壇新流派自然文學。當時師從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一凡。後來,程虹又曾在美國布朗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2001年,程虹出版了《尋歸荒野》。之後,程虹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邊寫作邊翻譯的學術之旅。
“文字工作要慢功。比如,在翻譯《心靈的慰藉》時,碰到很多鳥的名字,有的連字典上都沒有,為了一個字,查閱英文字典、漢語字典、大百科詞典、辭海、辭源及各種中英文鳥類字典和圖册,做到了校字如仇。”程虹說,這些努力和堅持,都源於“學問要精”的信念支持。
在一次講座中,程虹講起“生態與美國文學文庫”。說起那些叢書時,程虹如數家珍,具體到哪些書有幾個版本,版本之間有什麼區別,文筆、段落、書名典故,她都能信手拈來。往往一個封面、一個標題、一幅圖片,她都能引出一個故事。這讓年輕老師驚嘆。
曾有老師請教程虹如何做到文獻信手拈來,把握自如。程虹的答案是,用傳統的“笨”方法——數不清的讀書卡片。
她認為,做學問需要靜心和定力,需要堅守和沉澱。這些東西無關短期的功利和時髦。而正是這份定力,讓她最終獲得學術上的成功。
她與同事分享過美國女作家安妮·林登伯格《大海的禮物》一書中的一段話:“大海不會饋贈那些急功近利的人。為功利而來不僅透露了來者的焦躁與貪婪,還有他信仰的缺失。耐心,耐心,耐心,這是大海教給我們的。人應如海灘一樣,倒空自己,虛懷無欲,等待大海的禮物。”
這便是程虹。教書育人的工作,讓這位56歲的教授深受愛戴;知名學者的身份,讓程虹成為業界權威。作為李克強的夫人,她遠離了大量社交與應酬,並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因此,她被海內外媒體譽為“李克強的軟實力”。(中華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