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經濟結構調整推動中國人熱門職業變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10:35:47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80年代時,我有一朋友跑出租,沒幾年就戴上大金項鍊了。”太原市老司機孫天德說。

  新華社報道,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孫天德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八大員”。“八大員”是60年代到80的年代中國老百姓對最熱門的駕駛員、售票員、郵遞員等職業的統稱。

  “當時‘八大員’收入可高了。”在80年代成為一名貨車駕駛員的老孫回憶說,當時收入已經達到社會中上層水準。90年代初轉行跑出租後,老孫又更上一層樓,“當時一個月賺三千很輕鬆,普通家庭也就是六七百塊錢吧。”

  “熱門職業往往出現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行業。”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張建武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這個時代流行的“八大員”等職業正是中國剛剛步入的工業社會的產物。

  與“八大員”火爆形成對照的是當時知識分子處境的尷尬。

  “雖然社會對知識的渴求在80年代就爆發了,但是腦力勞動者的待遇沒有改善,延續了計劃經濟時代僵化的工資體制,這造成了腦力勞動者收入低於同齡體力勞動者的‘腦體倒掛’現象。”山西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譚克儉說。

  這一局面在90年代開始改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

  “90年代以後,由於工資體制漸漸理順,二、三產業發展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等原因,知識分子的收入開始大幅上升。”譚克儉說。

  1995年調入山西社科院的譚克儉對此感受很深。“在評定工資時,社科院院長往往選擇按正高職稱評定,而不是按行政職務走。”譚克儉說,“因為體現學術能力的正高職稱要比院長這個行政職務的待遇好。論工資,正高職稱比副廳級幹部還高。”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金飯碗”掉價成了“土飯碗”,也有不少曾經的“土飯碗”逆襲成了“香餑餑”。專家認為,熱門職業不斷變幻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中國發展轉型催熱的又一職業是公務員。數據顯示,200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參考人數僅8.7萬人,這一數字到2013年就增加到111.7萬人,在此期間,最熱職位的錄取率也從約300比1飈升到4000比1。

  “公務員熱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產物。”張建武說,在由權力社會向市場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公權力也沒有完全關進“籠子”,因而公務員會有不少誘人的隱性福利、灰色收入等。同時,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儘管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但在養老、醫療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因而,普遍缺少安全感的勞動者更加青睞公務員。

  “公務員熱‘退燒’是遲早的事。”張建武說,從大趨勢來看,公務員的隱性福利正在慢慢消失,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又將會解除人們從事其他職業的後顧之憂。“將來人們的選擇會更多,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也會漸漸淡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