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記者 廖梓達)在首輪政改諮詢尾日提交2017年普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方案後,新論壇於昨日舉行記者會詳敘方案細節。方案最大亮點在於將提名委員會人數增至1500人,當中1200人按選舉委員會組成及選舉辦法產生,新增300人則由全港選民以隨機抽樣(抽選)方法抽出。新論壇認為,抽選制度能夠保證全體市民均有同等機會加入提委會,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平等,也具有較高的操作性,較易獲得不同黨派接納。
提名委員會:抽選新增300人
新論壇召集人馬逢國表示,社會現時對於如何達至普選仍有很大分歧,過去幾年的社會撕裂現象已經“很厲害”,認為當下最關鍵的是要防範社會進一步分化,並以創新思維帶動社會思考及討論,最終達至共識。他指出,全球目前普遍推行的選舉制度在最近十年八載出現很多問題,認為未必可以拿來解決香港的普選問題。馬逢國表示,政改方案不能憑空想像,應在落實一國兩制及符合基本法均衡原則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其可操作性,同時保證競爭,令其能為港人接受及回應社會訴求,避免引致憲政危機,如果要討論重組界別,相信政治阻力很大。
新論壇在方案中指出,運用抽選制度新增300人的方法符合基本法及均衡參與的原則,保證全體市民都有同等機會加入提委會,亦不排除任何政治傾向人士加入提委會,可避免在選舉過程中形成弱勢社群的公平性問題。另外,制度可以避免選舉制度被財團操控,而令大多數人的利益不獲維護,選出代表也可在中立情況下代表個人,理性行使公民權利。同時,以抽樣抽出的300人亦是香港已登記選民人口的縮影,可以在最公平的情況下保證廣泛代表性。
抽選制度:機會均等可操作性高
新論壇地區事務主任陳財喜指出,抽樣方法在選舉政治實行之前已有應用,最早見於西元前6世紀的雅典民主制度,而且,該方法目前亦廣泛用於大型調查、香港陪審團產生辦法及其它一些國家及地區,其公平性及可行性均有充分的學術定論及實踐經驗的支持,可操作性也很高,目前選舉委員會宗教界別的天主教委員就以抽籤方式產生。
新論壇理事羅永祥也在記者會上表示,抽樣方式建立於目前的選民基礎之上,能夠覆蓋各個階層,選民不受年齡、背景、性別、信仰及政治取態等因素的影響,有均等機會獲選,選出者也可代表不同市民的想法,不易受既得利益影響。他續稱,抽選中的選民可以選擇接納或拒絕出任提委會成員,而空出的名額將會繼續以抽選方式抽出。羅永祥指出,抽樣過程將保證公開透明,同時,由於抽出的選民未必是公眾人物,因此也會如何考慮保護他們的私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