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人民日報評論部撰文指出,公平不僅體現在結果上,很多時候更體現在程序和制度上;公平不僅是分到多少蛋糕,也是怎麼分蛋糕
同樣是掛號就醫,“關係戶”可以批條子加塞;同樣是參加招聘,性別、身高的歧視將人分級分類;同樣是市場主體,民營企業在一些領域卻難以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社會生活中的這些“不平事”,未必普遍,卻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公平感受。
今天,追求公平已是時代的最大潮聲,呵護公平則是社會的基礎共識。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公平的高考制度,家庭貧困的孩子何以通過寒窗苦讀成為大學生?如果沒有公平的市場規則,小職員怎能憑借辛苦打拼變身大老板?著名作家肖洛霍夫曾說,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公平,就是希望的種子。
在當今中國,公平更成為一把重要的價值標尺,一種凸顯的權利訴求,甚至成為衡量幸福的關鍵指標。為什麼生活變好了、物質豐富了,還有那麼多牢騷不滿?為什麼發展起來以後,問題依然不少?說到底,是因為人們對公平等更高層次的問題有了更多期待。當網友吐槽“我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時,我們應該思考,是否因為起點不公影響了人們奮鬥的信心?當民企感嘆遭遇“玻璃天花板”時,我們應該重視,是否規則不公阻礙了市場活力的迸發?權利、機會、規則方面的種種不公平,已經成為發展進步的障礙;人們對公平的樸素認知,也已經體現為對改革發展成果普惠於人的期盼。正因此,黨和國家才把“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當作推進改革的重要目的;把掃除公平障礙、促進人民福祉,當作推進改革必須解決的突出問題。
對於各級幹部來說,促進公平是必須具備的能力素養,善於促進公平才見治理水平。我們常說,做大了蛋糕,還要分好蛋糕。所謂“分蛋糕”,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在利益訴求多樣、權利意識高漲的今天,能不能搞好發展已經不再是評判工作的單一標準,如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考驗領導幹部的能力水平。在一些地方,經濟發展起來了,但因為處理不好外來群體和本地居民的關係而引發爭端;一些地方建設熱情很高,但在徵地、拆遷的過程中卻觸碰到群眾利益的紅線。如果不公不義引發穩定問題,談何改革發展?如果發展成果難以福澤大眾,我們傾力推進改革發展又是為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