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些涉案人員分裂國家的手段,新疆執法機構的一名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初,有人在境外印制有關鼓動分裂、搞恐怖襲擊的書籍和傳單,然後偷帶到國內;後來,他們又刻錄暴恐事件實施畫面、‘東伊運’恐怖組織頭目艾山·買合蘇木散布恐怖言論等內容的光盤。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他們又改為用手機SD卡,因為那玩意體積小,很不容易引起注意。現在的網絡發達,他們傳播暴恐思想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
據新疆媒體的報道,在社會安全防控中,喀什市公安變“案後打擊”為“案前防範”,實行24小時社會面動態防控,建立起“空中有監控,地面有巡邏,路口有卡點,場所有保安,社區有聯防,單位有內保”的防控網絡,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著反恐形勢嚴峻,各地反恐措施都在加強,24小時的動態防控不僅在新疆地區,在其他一些城市也開始實施,這也是社會長治久安的要求。
5月8日,新疆公安廳還召開全區公安機關應急處突工作會議,強調提升處置能力。南疆一位公安局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果斷阻止成為新疆警察面對暴恐襲擊時統一的態度!我們現在強調的是警力快反能力,就是一旦事發或者捕捉到事端,反恐力量將在特定的時間內抵達現場展開處置,這既保證了打擊恐怖分子的效果,又減少對正常生活的干擾。”他坦言:“情報先行至關重要,將暴恐活動消滅在策劃階段是反恐的重點,而情報建設包括在新疆區域內、在全國範圍內的合作,以及與中亞等國進行的國際反恐情報交流與合作。” |